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在我和一些民营企业家接触过程中,也经常听到他们的一些看法,认为有些大学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例如,有位私企老板甚至说他的公司招聘销售人员宁愿要职高生也不要大学生。的确,如果一位或销售专业的大学生,销售业绩比不上一位职高生或更低学历的销售人员,就让人不能不怀疑我们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是否存在问题。
(二)教学模式或安排不尽合理,创新不足。
营销实践教学的特点在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营销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然而许多高校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约束,在设计营销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课程时.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实战性不强的问题,往往与“真实世界”中营销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利用实验室的模拟软件平台,很难模拟真实企业的实际营销过程和遇到的问题.同时.很多时候教师会将实验过程、程序和方法交待得很清楚,学生按部就班,缺乏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动力,从而降低实验的效果。又如,营销实践教学中有时侯会安排一些实际的推销或促销活动,但是这样的实践活动往往千篇一律,历届学生都参与类似的活动,创新性不强学生参与兴趣租激情不足,往往与工作中面临强大压力和明确任务的推销或促销工作存在显著差异。周而复始。甚至可能使这些营销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此外,多数高校会将前的作为最后的实践环节。然而,这样的安排往往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原因在于学生在最后一年或半年,思想上存在就业和撰写等方面压力较大的问题,很难安心或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同时,如果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存在过程难以控制和监督的问题,很可能导致实习也流于形式,成为营销实践教学缺失的一环。
(三)师资队伍结构失衡。
由于营销是一个实战性很强的专业.它既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又要求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企业营销实践中的问题,这对营销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销专业老师不仅需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科学和严密的思维头脑,而且需要对企业营销和实践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并不容易,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平时与企业接触也不多.很难了解企业营销实践的真实情况和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除了传授书本知识外,部分老师很难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
三、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出路与方向
针对现有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认为.要走出营销实践教学的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企业需求而言,商业界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是最大的,然而,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甚至不同规模的企业对营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没有一定程度的针对性.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将会严重影响到高校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因此,我认为,高校在进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与教学环节安排时,最好首先对本校学生来源、将来大致的就业区域或行业有所分析和了解.然后.对学生将来可能就业的地区或区域的企业展开深入、系统和全面的调研(可以作为教师科研课题进行),全面掌握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通过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掌握企业界对营销人才需求的普遍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高校可根据多数企业的共性需求进行本校的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必修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根据行业差异或企业差异,按照学生兴趣和将来的就业取向,设置营销专业教学的选修课程和教学安排。这样就有可能使高校培养的营销专业学生更具针对性.更能满足企业需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