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契约对公允价值目标导向的影响(3)
2014-05-23 01:45
导读: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往往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公允价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的多样性使得审计人
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往往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公允价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的多样性使得审计人员的诉讼风险陡然增大。审计人员在相关的法律保障基础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是否坚持操守来真实的反映财务报告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影响还是为减少风险,在公允价值计量出现不确定性时,放弃自身的立场,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审计人员本身的职业素质能否对公允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值得去考察。另外,在惩戒成本不高的情况下,利用公允价值的特性和被审计公司串谋以获取私利,或者本身的独立性受制于政府的干预等,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我国审计人员是否能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发挥作用,是否能实现公允价值目标导向,其根本在于政府的权利赋予和保护程度,因此,政府契约的有效性变得至关重要。
(三)政府契约对公允价值目标导向的影响分析
政府契约主要是政府执行其协调功能,来保证市场契约的顺利执行。政府契约主要通过之间和间接方式来实现。其契约形式主要包括政府管制契约和税务契约。
1. 政府管制契约对公允价值目标导向的影响
对于政府而言,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应该承担协调的功能。在市场功能较弱的情况下,采用相关的法律措施,行使监管职能将有助于公允价值的实现。从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发挥的作用来看,会计信息具备了准公共产品的特征。这种排他性的非竞争性的产品,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将造成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由此会带了市场反应的不均衡和扭曲的后果。因此,为准公共产品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政府管制契约的重要使命。我国当前还缺乏相关的具体的会计信息公允价值实施的法律依据,在法律执行方面也存在效率低下,措施不当等问题,同时,惩罚力度也不够大,这些痼疾若任其发展将进一步减弱公允价值的积极作用
2. 税务契约对公允价值目标导向的影响 中国大学排名
除了必要的法律手段以外,维系公允价值正常运行的主要措施还包括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变革。由于公司净利润在实施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时会出现很大的不同,而作为税收政策这个调控器将对公司净利润的多少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还会扩展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策略,企业筹资和投资等问题。因而如何以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来制定和变迁税收制度将对公允价值目标导向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当前的税收政策和从前相比已经逐步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接轨,但是税收保护措施和税收的调节功能还不强,所以,加强税收制度的研究,尤其是在保证税收对会计信息的公允价值目标实现的研究将显得尤为关键。
三、契约完善:实现公允价值目标导向的构想
针对我国当前公允价值实施的环境分析,笔者认为,只有将相关措施加以完善才能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公允价值的目标导向。
(一)完善公司契约,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前已述及,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历史原因还存在很多问题,其突出的矛盾在于没有合理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政府干预过多,同时监管措施非常薄弱。为此,笔者认为,第一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责任人和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安排,加强会计信息的流动性。对于实施公允价值的项目以及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必须加强会计人员和内审人员的沟通,并由专人负责监督,并予以备案处理。第二,应该加强公司经理人和有关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的监督以遏制他们利用公允价值谋取私利的可能性。第三,积极营造公允价值实施的外部市场环境,提高市场交易的透明度。第四,建立业绩和经理升迁的挂钩机制和经理人员的市场化机制,约束他们的利己行为。第五,应该根据市场规律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激励他们按照公允价值的目标导向合理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事项。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加强中介机构的鉴证能力,严格保持他们的独立性
公允价值的实施情况和合理性的鉴证需要社会审计人员来完成。由于公允价值本身具备的灵活性,其鉴证的难度将加大,这对于审计部门是一种现实的挑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加强中介机构本身的业务素质,一方面加强业务能力的
培训,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多吸引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充实到会计事务所。其次,审计人员独立性对于保证公允价值目标导向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职业独立性监管,另一方面在其外部影响因素方面也应该予以重视。例如对于审计费用的收取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监管应该加强,还有审计任期年限是否过长也会影响审计本身的独立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化建设,以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通过声誉机制来维护审计人员固有的独立性。最后,应该建立审计人员的风险保护机制。由于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的风险需要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其风险之大非一般的审计人员愿意承担。因此,只有建立相应的条例或者法律措施,对审计人员的责任和权利进行细致的界定,减少非职业风险将有利于调动审计人员的能动性。
(三)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加强政府的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