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糖流通渠道变革中的批发商转型(3)
2014-09-21 01:39
导读:食糖生产企业控制力增强,批发商权利转移。一方面,糖厂集中化的趋势,提升了厂家在流通中的支配作用,大的糖业集团有意识的向工业用户渗透,直接
食糖生产企业控制力增强,批发商权利转移。一方面,糖厂集中化的趋势,提升了厂家在流通中的支配作用,大的糖业集团有意识的向工业用户渗透,直接进入销售终端,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食糖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的格局,流通依赖生产,生产商的集中度又比较高,生产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在食糖价格形成中具有更大的权力。生产和流通力量的对比,使流通渠道的控制权和经营格局业发生了变化,由批发企业为代表的中间商向两端的生产商和零售商转移渠道控制权。
批发企业不可缺少的物流功能,由于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被取代的现象。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以及物流业的批发化,压缩了食糖批发企业的生存空间,批发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社会机能进行再发现。
食糖批发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食糖批发企业由于其批量买卖带来的规模效应,节约交易费用,成为食糖流通的中间环节,同时承担食糖的集散功能,在食糖流通的历史上曾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生产与消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批发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食糖批发企业出现衰落的迹象,食糖流通中的批发企业面临挑战,如何通过职能转换和功能再造,拓展批发商的生存空间,成为一个新课题。食糖批发企业要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摆正自己在食糖流通渠道中的位置,争取主动,寻找企业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探求企业发展的新方向。
食糖批发市场具有生命力和成长空间。传统的批发商直接参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而食糖批发市场只为整个交易提供信息传递、实物配送、货币支付的交易平台,融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扩大交易规模,提高交易效率。
大学排名
食糖批发市场规范食糖流通秩序,促进食糖流通的现代化,同时为国家的宏观调控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但食糖批发市场存在资源重复设置,管理不规范,缺乏监督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发展的角度看,以食糖批发市场为渠道进行交易的现货规模会逐渐增加,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规模化成为食糖批发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糖厂及消费终端企业集中化、组织化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批发商扩大规模,降低经营成本,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协作,满足客户需求,适应市场需要。商务部市场运行司正准备通过政策引导,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食糖流通企业集团。
批发商发生分化。一部分会转为糖厂的代理商,另一部分会成为采购代理商,利润的主要来源不是买卖食糖的价格差,而是通过代购、代销收取的服务中介的费用。食糖批发商分化的结果客观上有利于大型食糖流通集团经营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减少。
差异化战略是食糖流通中、小企业的选择。食糖流通企业要从企业实际出发,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选择适宜的交易方式,促进食糖流通,提高流通效率。一般而言,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主要满足附近地区的零售和批发客户,可以寻求差异化战略,服务终端用户;也可走专业化的道路,只经营某一类糖,如赤砂糖、精幼砂糖等,或只经营某一品牌的砂糖,在客户中建立清晰的市场定位,再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通过量的增加,降低经营成本。
食糖批发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食糖批发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批发机制,加强
企业管理,从市场定位到模式选择,从组织设计人力资源配备,从外部市场开拓到内部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探索适合企业特色的批发模式,采用新技术,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参考文献:
1.徐从才主编.流通经济学:过程 组织 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马龙龙主编.流通产业组织.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