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直销购物中心的演进和本土化(2)
2014-12-09 01:40
导读:向销售品牌直销购物中心专用商品过渡。即从销售下架、过季及断码的品牌服饰商品为主,向销售专门为在品牌直销购物中心销售而生产的商品过渡。服饰
向销售品牌直销购物中心专用商品过渡。即从销售下架、过季及断码的品牌服饰商品为主,向销售专门为在品牌直销购物中心销售而生产的商品过渡。服饰业制造商将同样商品在同一时期,以不同的价格分别提供给百货公司、专卖店和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在扩大顾客层和销售额的同时省去了额外的研发和广告费用,使投入的资本得以尽早回收,营业收益方面也有很大提高。使品牌直销购物中心由最初的库存品处理的角色逐渐转变成为低价服饰的专业销售通路。
从设在远离城市中心郊区向城市中心边缘地区转移。对品牌制造商而言,百货公司和区域性购物中心内的专柜是其产品最主要的场所。因此品牌直销购物中心的开店地点必须与这些场所保持相当的距离,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来自百货公司的压力逐渐衰微,许多百货公司也加入品牌直销购物中心的开发,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在开设地点选择上开始向靠近都市区、交通方便的近郊转移。
品牌直销服饰专业店铺出售的商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品牌直销购物中心以满足女性顾客为主,品牌直销服饰专业店铺出售的商品68.1%是服饰和鞋子类,14.6%是家庭流行杂货,5.1%是行李箱、皮革制品、宝石饰品类,10.5%是其它类商品。近几年以来,为满足女性之外的顾客,开始引进服饰以外专柜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例如运动类,工具类商品等。
小规模品牌直销购物中心遭淘汰大规模品牌直销购物中心追求差异。近几年以来国外品牌直销购物中心之间兼并、收购逾演逾烈。出现了公司数越来越少,而公司规模和单体规模却越来越大的现象。如美国前五大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开发商囊括了美国50%的市场占有率。另外,因国内市场的饱和,将促使欧美国家的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开发商寻求开拓海外市场的机会。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选址不符合品牌直销购物中心业态特征 目前我国许多品牌直销购物中心都开设在市中心或商业副中心。在这些区域内品牌生产商大多在百货公司内设有自己的专卖店和专卖柜,不能容忍品牌折扣店开在自己的身边冲击品牌自身的销售。另外这些区域商业房产的租金都比较贵,从而使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很难形成低价的优势。
品牌服饰制造商的数量和供货商明显不足 我国服装产业尤其是拥有品牌和知名品牌服装制造商还未形成规模,一些国际名牌,大多还在欧、美本土生产,国内大部分商家主要通过其代理商获得库存货源,或者跑到国外去购买廉价的过于陈旧的名牌。没有足够数量的过季或下架商品供应,造成品牌直销购物中心经常出现货品断档、品牌更换频繁、款式过旧的等现象。有些品牌直销购物中心甚至成了销售假冒品牌的场所。
购物环境不符合品牌直销购物中心的要求 真正的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应该是一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购物中心,而我国的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基本上还是单一的购物场所。有些地方甚至将它做成了批零兼营的服装集市贸易场所。由此可见,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消费者对品牌服饰的认识和消费意识;还是品牌服饰供应商的数量,商家对品牌直销购物中心理解和认识都还不够成熟。
品牌直销购物中心未来发展
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在我国存在发展空间 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可支配所得能力提高使消费者从以往仅消费日用品转向追求时尚服装、饰品、娱乐、饮食、健身等项目的消费,转向崇尚品牌。以往为购物而购物的行为改变为结合休闲娱乐的购物。从国外的经验看,当购物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就会出现并占购物中心总量一定的比例,如全美国购物中心约有4.3万家,品牌直销购物中心556家约占购物中心总量1.3%;日本有购物中心2,803家,品牌直销购物中心18家,约占购物中心总量的1.2%。目前我国有购物中心400多家,按此比例计算可以有品牌直销购物中心4-5家。近几年来我国购物中心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品牌直销购物中心也会有一定量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