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建立的意愿分析及能力评价(2)
2015-02-13 01:00
导读:由于品牌标记着一定水准的品质,因而让满意的购买者可以容易地再次选购该产品,从而提高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可以提高企业的产品预知力,并
由于品牌标记着一定水准的品质,因而让满意的购买者可以容易地再次选购该产品,从而提高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可以提高企业的产品预知力,并可以设置壁垒,让其他企业难以进入市场。虽然制造过程和产品设计容易复制,但长远的营销活动让消费者心中有着持续的印象和使用产品的经验,这些却难以复制。从这一点来看,品牌可以视为确保竞争优势强而有力的工具。
因而,品牌不仅代表企业与产品的形象,强势品牌更能创造出卓越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持续利润。 企业品牌建立意愿因素及能力评价因素
(一)影响企业品牌建立意愿的因素
品牌要素是否能够注册。品牌名称和商标在所有品牌要素中是相当重要的两项要素,若品牌名称和商标无法注册,将会使品牌无法推广。另外,注册的地域也要考虑到扩展性,特别当品牌走向国际化的时候。
经济因素。市场的经济环境状况,通常是企业考虑是否要在该市场建立品牌的重要考量之一。这些经济因素当中,又以“市场景气”因素对企业建立品牌意愿的影响最深,其次为“经济政策”。
政治因素。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政治背景,甚至同一国家内在不同地区亦可能产生不同的政治环境。对建立品牌而言,针对不同的政治环境,企业可能采取不同的品牌策略。
法律因素。市场的法律制度会影响企业建立品牌的意愿,其中“商标权法”对企业建立品牌意愿的影响最深,其次为“著作权法”和“公司法”。
企业主力产品本身因素。产品本身的因素,如产品种类、原料来源等特性,可能会影响企业建立品牌的意愿,其中“成本效益”对企业建立品牌意愿的影响最深,其次为“产品种类”。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企业品牌建立能力的评价因素
当企业根据环境分析结果,结合自身特色决定品牌构建时,接下来就要评价企业品牌建立的能力了。通常,品牌建设能力的判断可分为下列几个方面:
企业层面:企业高层主管的支持,赋予员工或团队的责任,企业上下是否有共识,横跨企业和市场的管理。
市场竞争层面:竞争的强度-对手的谈判能力;竞争的密度-产业信息的流通程度;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替代性程度。
产业层面:供应商的能力与合作关系,原料的取得难易及成本考量,产业合作。
(三)评价方法
对企业品牌建立能力进行评价是企业进行品牌策略选择的前提。由于企业品牌建立能力的构成因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或难以量化,使得评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所以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HP)。模糊层次分析法是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具有决策属性的相关性问题、群体决策共识性问题、决策属性评估值有模糊性及不确定性问题等缺失,利用模糊集合理论(Fuzzy Sets Theory)及模糊运算(Fuzzy Arithmetic)来解决这类问题。
该方法进行企业品牌建立能力评价的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建立企业品牌建立能力评价递阶层次模型。第二步是构建模糊评判标度,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邀请专家对各层次的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获取专家对于每个层次两两因素间相对重要性关系的看法,建立两两比较矩阵。常规层次分析法在构造比较矩阵时,采用SAATY所建议的1-9标度法来衡量评判对象的相对优劣。尽管这种标度法具有简单明了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但不精确性和模糊性为决策者进行评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难以得到客观、真实的评价结果。在实际运用中,可以采用三角模糊函数建立模糊评判标度。
中国大学排名
第三步构造模糊判断矩阵,在建立单个专家的模糊判断矩阵后,需要对专家群体的意见进行综合,形成群体模糊判断矩阵。第四步是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进而可以求出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可以求得在某准则下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单因素评价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