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运用发问式考核方式培养营销创新人才

2015-02-12 01:18
导读:市场营销论文毕业论文,运用发问式考核方式培养营销创新人才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本文指出,培养
摘 要:本文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任务,同时指出现有市场营销学主要考核方式的不足,并提出发问式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从而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
  关键词:营销创新 创新型人才 考核方式 发问式考核
  
  20世纪的我国企业走的是一条以模仿为主的营销道路,多数企业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进入21世纪后,在国际竞争内化、买方市场形成的知识经济时代,营销创新成为企业营销的主旋律。营销创新源于创新型营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教育源头抓起。高校是培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地,而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又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考核则是衡量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任务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加强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实践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效地迎接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要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由此可见,创新是营销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而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应贯穿于市场营销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如何通过有效而灵活的考核方式监督和促进营销教学对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现有主要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
  
  市场营销学的学科特点及教学目的,要求在其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这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在很多高校,现有的考核方法中主要运用平时成绩(平时作业、出勤)、期末考试两种考核方法。这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衡量学生对营销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期末考试,都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1.考核知识的范围有限。
  受平时作业量、考试题量的限制,教师在布置作业和设计试卷题目时,一般会侧重于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考核,因此很难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营销综合素质。
  2.考核的被动性较强,难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出于应付作业和考试,学生一般是被动地接受考核,应付考试的突击学习行为越来越多,显然,“教师问学生答”的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继而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3.考核的环境有限。
  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这两种考核方式都受到考核时间、考核地点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随时随地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由此可见,“教师问学生答”的考核方式在考核知识的全面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现有考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发问式考核方式,力求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全面地检验教学的效果。
  
  三、发问式考核方式的界定
  
  发问式考核主要是通过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一种考核方式。发问式考核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学生只需要提出问题,不需要解答,但是这些问题必须是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研究营销知识之后提出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教师对问题的评分需要遵循以下两个评分原则:第一,在教材中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不得分。这一评分原则促使学生在课下非常仔细地学习和复习,并且认真思考,既注重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记忆,又注重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并提出追问和质疑。第二,只要问题涉及课程知识结构、方法论或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而且该问题在教材上并不能找到现成的答案并且在学界(或实践中)也有所争议,教师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科学性、难易性及重要性适当给出分数,最高分数可以是满分。
上一篇:我国煤炭企业营销渠道构建策略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