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符号消费与广告策略(4)
2015-06-15 01:06
导读:3.语言形式策略。无论是消费者指向,还是产品指向,最终都要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在“众神喧嚣”(巴赫金)的消费时代,如何突破重围,精准定位,
3.语言形式策略。无论是消费者指向,还是产品指向,最终都要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在“众神喧嚣”(巴赫金)的消费时代,如何突破重围,精准定位,对语言形式的选择显得异常关键。主要有三种表现:
第一,通而不俗,玉琢成器。语言的最常规表现是其通俗性。文似看山不喜平,广告用语更是如此。但这个“平”不是指平白浅近,而是指平淡无奇、乏善可陈。广告语要不露痕迹地运用技巧,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例如,很多经典的广告语: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飞利浦:“让我们做得更好”。人头马XO:“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等等。
第二,善用修辞,彰显美感。修辞能增添语言的趣味与韵致。一些生动的广告语言往往是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而得以实现的。恰当的修辞可以使广告语言增添趣味,引人入胜,在给消费者带来美感的同时令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第三,因变致奇,独树一帜。消费时代的广告语言要想顺利抵达受众的心理进而实现交际意图,必须首先摆脱大同小异的互文性语境,以独特的语言吸引阅读。文字本身也有视觉冲击力,语言元素的陌生化搭配是实现该目的的一种途径。
四、小结
广告只有在打动和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说服受众。作为符号消费,不同的受众群有着不同的符号消费的需求,当代广告策略要尽可能多而准确地挖掘符号中的象征性以满足符号化消费中不同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法]鲍德里亚,著.林志明,译.物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Jean Baudrillard,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St.Louis,Mo.Telos Press,1981.
[3][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罗钢,王中枕.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美]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仰海峰.马克思
哲学与古典
政治经济学:一种后现代的挑战———鲍德里亚《生产之镜》解读[J].理论探讨,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