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告英语的修辞(2)
2015-07-01 01:21
导读:明喻是比喻最广泛、最直接的形式,常用like,as,as if,as though,similar to,be comparable to等表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从而道出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关
明喻是比喻最广泛、最直接的形式,常用like,as,as if,as though,similar to,be comparable to等表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从而道出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使消费者能够形象地了解所宣传商品的具体性、翔实性、易为大众所接受。如一则
服装广告:light as a breeze,soft as a cloud(轻如风,柔如云),两个明喻的运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暗喻是明喻的隐含形式,无明显的诸如as,like等词,所强调的相似点也更为鲜明突出,广告英语中很多新词新语就是通过这种修辞手段形成的。如一则口红的广告The most sensational place to wear satin on your lips(擦上此口红好似穿上了柔顺光滑、细薄透亮的丝绸一般),这则广告英语把口红暗喻成“satin”(缎子),广告效果形象生动,可谓妙思偶得。
借喻就是用一事物的名字取代另一与之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字,这两种事物虽然息息相关,但完全不同。如一则洗发水广告:Wash the city out of hair(洗去头发上大城市的污垢),“the big city”(大城市)表示 “the dirt of the hair”(头发的污垢),表现了该洗发水超强的去污能力,使消费者在惊奇的同时加深了记忆。
2.拟人(Personification)
广告中的拟人是把所宣传的商品人格化,赋子它人所特有的情感、感觉,给商品以生命,使它变得富有人情味,使消费者倍感亲切,从而使商品和广告更贴近消费者。如世界名表劳力士的广告: Unlike me, my Rolex never needs a rest.(和我不一样,我的劳力士从不需要休息)。这则广告把手表拟人化,赋予了人的行为。“劳力士从不需要休息”暗指该表计时准确,劲力十足的优点,在此拟人的手法自然贴切,使得该广告生动有趣。再看另一则关于美国关节炎基金会公益广告的标题:Arthritis discriminates against women.(关节炎歧视妇女)。广告提醒妇女要重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关节炎这一事实。标题中作者把关节炎比作人,赋于人的行为和感情,使读者先是一愣,继而产生好奇。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广告英语中并非罕见,效果甚佳。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仿拟(Parody)
这是一种纯形式的联想仿造,通过常见语料中部分词句的改动,赋子其新的含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起到“旧瓶装新酒”的奇特效果。如: Three′s a crowd, Twos company.(三人拥挤,两人舒适)这是澳大利亚航空公司把本来三个人的座位改为两人之后打出的广告。它仿用了英语的谚语一“Twos company, Threes none.” (两人成伴,三个不欢),将谚语的意思与广告的语义结合在一起,较好表达了这个广告的暗含意思。再如: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并非每辆车都生而平等),这是日本“三菱”汽车的广告,它仿用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一句话."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所有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表示该汽车质量非凡。这些英语广告在新的语境中有了新的创意,起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修辞效果。
4.夸张(hyperbole)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某一客观事物或人物的情感,故意言过其实地对其特征作艺术上的扩大或缩小,以渲染客观事实,从而加强说话的力量,是广告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色。广告英语常使用夸张,使广告的形象更加突出,给人印象深刻。如:weve hidden a garden full of vegetab1e where you′d never expect in a pie.(在您意想不到的一个地力,我们珍藏了满园的蔬菜,那是在一个馅饼里)。这则广告运用夸张的手法反衬出馅饼里蔬菜品种的丰富,其效果是突出这种馅饼用多种疏菜做原料,其品种之多,就像一个蔬菜园一样,成功地推销了该产品。还有一则超市的广告英语:You name it weve got it.意思是“凡是你(顾客)所提到的或者是你想买的,我们超市都有”。它充分的利用了夸张的修辞乎法,对广告的内容进行大力的渲染,加大了广告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