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服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探析(2)
2015-08-02 01:38
导读:2、从总体上说,我国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科学管理水平相对不高,以产品数量多、价格低、成本低而取胜。服装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
2、从总体上说,我国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科学管理水平相对不高,以产品数量多、价格低、成本低而取胜。服装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拓展国际市场的实力相对较弱。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及由于缺乏市场调查和研究,缺乏有效的引导,加之国内市场尚不规范,服装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视性。
3、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事实上,经过多年为国外贴牌生产积累的经验和积极探索,不少中国服装在面料、加工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己经很小,但品牌差距却使中国产品附加值与国外品牌服装相去甚远。宁波服装出口额位居中国前列,但加工贸易占据服装出口的半壁江山。品牌进入欧美市场,价格与贴牌相差很大,致使许多企业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品牌,贴上国外的商标,挣来的是来料加工的钱。因此,在作贴牌的同时,要积极思考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
4、服装企业的信息技术开发相对落后,与国际先进的服装生产和贸易水平还相差很远,难以跟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资金不足,而且缺乏信息化人才。这已成为制约纺织服装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服装企业每年在信息化工作方面的平均投人仅占其销售收入的0.1%左右,投入最多的企业约占销售收入的2%,投入最少的企业还不到销售收入的0.01%。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大企业信息化的投入占总资产8%-10%的比例相比,明显存在较大差距。
三、宁波服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
(一)把发展我国名牌服装与深化企业改革结合起来。由于粗放型发展还具有很大的“惯性”,加之发展的严重失衡,为此,必须选择出口产品前景广阔和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企业,率先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1)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打破生产流通界限,鼓励专业外贸公司、金融企业与生产企业互相联合、互相渗透,发展以名牌生产、出口项目为主导的服装企业集团。(2)以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为龙头带动企业和产业重组,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加强服装企业内部的整合。(3)组建以名牌产品和企业为主体的跨国公司,实行跨国经营。(4)积极申请国际标准认证,加快信息化建设速度,有效抵制信息技术壁垒。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把好产品质量关,并通过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优良的质量是国际品牌创建的基础。服装产品的质量不仅仪表现在选用的面料、剪裁做工的精致程度和设计风格的时尚性,也表现在诸如包装、退换、或洗涤保养信息等相关的服务质量。服装性能质量和款式是衡量产品质量最基本也是最实在的标准。依靠面、辅材料、缝制工艺、人体测量板型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能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优质的服务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并赢得顾客信任,有利于实现较高层次的品牌定位。在欧美国家,有些服装零售商开始提供有关顾客个人形象的建议,包括适合不同体形与高度的成衣款式,以及适合个人肤色与头发颜色的服装色彩。因而,服装企业要创建国际品牌就必须提高服务质量。
(三)增加科技投入,努力开发绿色产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相继立法,对进入本国、本地区市场的服装实行环保认证及对有害物质含量设限。很多国家规定只有具备生态标签的产品方可进入本国市场。生态标签是一种用来告诉消费者该纺织品已经过有关部门检测确认为无有害物质的标记。因此,国内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前,先要取得绿色生态标签。因此,确保产品的环保无污染是我国企业的努力方向;否则,将成为制约我国服装出口的障碍。服装企业要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地研制环保型服装,启动“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工作。
(四)合理定位,注重对服装设计与风格的把握,树立标志性产品。成功的服装品牌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服装设计师往往根据对目标消费群体的了解,通过迎合他们的某一特质进行策划和设计品牌风格。企业重视培养优秀的服装设计师的同时,还应与国际的名师合作,联手打造国际品牌。品牌推广需要树立标志性产品,许多国际著名品牌都有其标志性的产品,它们能很好地保持和代表品牌风格,容易为消费者所识别,并能够在很长时期内保持对消费者的较强吸引力。要充分运用悠久文化传统的优势,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文化结合,用文化创品牌,才是宁波服装业品牌的正确定位,中国服装业的第一个国际时装品牌也将出现在兼具传统特色与流行时尚的华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