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贸易大市场营销策略探讨(3)
2015-11-25 01:00
导读:在华的美国投资商实际上是中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商之一。这些外资企业中欧美企业占了不少的份额。欧美单方面从自身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出发对中国
在华的美国投资商实际上是中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商之一。这些外资企业中欧美企业占了不少的份额。欧美单方面从自身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出发对中国产品设限,不仅对欧美的零售商和原料生产商产生不利影响,也将影响到欧美在中国投资的纺织服装企业。
对反对者应陈其利弊,消除其成见。我们的反对者,主要包括美国制造业贸易行动联盟(AMTAC)、美国纺织组织协会(NCTO)、美国纺织协会(NTA)、美国棉花协会(NCC)及劳工组织(UNITE HERE)等组织。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代表,纺织品制造商视“后配额时代”为“洪水猛兽”。因为他们失去配额保护伞之后,凭其实力很难与中国同行竞争。所以,配额取消后,他们全力游说政府决策者,希望进行“没有配额的配额”。美国纺织品制造业规模虽不大,但却更集中,更有组织性,制造商们结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在游说国会和白宫方面更舍得投入。
“美国纺织品制造商阵营”势力强大。政府之间的谈判与民间组织的公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企业应利用组织的力量,进行公关。并实施相应的策略。
在手段上,既可以采用“推”的策略,即利用某些方式,例如用数据说明中美商品结构的互补性、中国纺织工人的工资水平、美国消费者得到的实惠等等,取得美国高级雇员、立法部门和政府官员等的支持;又可以采用“拉”的策略,即利用新闻媒介、公益事业建设、慈善事业捐款等方式,赢得外部顾客以及社会大众的支持,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和公共关系,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在营销诱导方式上,企业还可以采取积极的常规的方式(如政治要挟、经济要挟、声望影响等),即可以由行业协会牵头,由中国纺织工人、企业消费者、工会代表和欧美在华投资商组成代表团到美国、欧盟进行游说,扩大正面影响力;还可以邀请“美国纺织品制造商阵营”的代表到中国实地调研、考察,用积极信任的态度改变他们的看法。 当然,在没有积极诱导的途径下也可以在WTO规则允许范围内采取贸易报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建立战略营销联盟。为了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整体实力,应建立战略营销联盟,苦练内功。战略营销联盟在90年代的国际经济舞台中已大量出现,它已成为现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竞争力的又一重要方式。
战略营销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抓住战略营销机会,达到共同战略营销目标而结成的联盟。联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在联盟中,成员仍保持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彼此之间通过达成协议而形成一种松散的组织。这种方式有效地克服了单个纺织服装企业势单力薄,甚至采取低价倾销,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战略营销可以整合各个单一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营销网络手段等方面资源优势,研究目标市场的贸易壁垒与障碍,共同采取对策,成功进入其市场,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甘碧群.国际竞争战略[M] 国际市场营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许晖.中欧纺织品贸易障碍分析与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