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2)
2016-01-15 01:03
导读:2.不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是网络营销的一个本质特点,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不能利用网络快捷、便利的特点及时、准确
2.不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是网络营销的一个本质特点,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不能利用网络快捷、便利的特点及时、准确地收集客户的消费信息,了解、把握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商业银行网络营销的业务种类还比较单一,主要是业务介绍、账务查询等,网上结算和贷款的功能还比较弱。另外,各商业银行在业务种类上趋同现象严重,在线服务水平比较低,交互性差,在服务的内容方面也不能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网络营销方式没有充分被利用。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充分运用已经成熟有效的网络营销方式积极寻找客户群,开展主动的产品推介和促销。有的银行网站上竟然找不到邮箱地址、服务热线、交换链接、电子邮件、网页广告等。这也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主动营销意识还有待于加强。
此外,我国的信用状况不容乐观,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普遍缺乏信用意识,信用的透明度低,信息不对称,个人的消费信用状况长期空白。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网络营销的开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网络营销策略建议
(一)银行品牌形象策略
1.保证银行网站的惟一性和统一性。由于网上银行存在于虚拟市场中,网站的形象代表着银行的网上品牌形象,如何留住客户是银行网络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品牌效应显得尤为重要。网站建设的统一化、专业化与否直接影响银行的网络品牌形象。建立具有一贯风格、给人深刻记忆和认同感的品牌,是营销成功的标志。商业银行在开展网络营销时应该注重自身品牌形象,保证银行网站的惟一性和统一性。金融产品的无差异性,使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往往借助于网络的便利性,在各个银行之间选择,做出决定。因此,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现不同品牌的差异,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网络营销应关注的问题。只有得到消费者认同的网上银行的品牌,才有可能成为客户的首选。同时,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诚度不仅是可观的无形资产,更是网上银行持续创利的来源。
中国大学排名 2?郾注意品牌保护。网络营销中的品牌保护重点在于域名的保护。域名是银行品牌的一部分,银行应该重视域名的保护,对域名的保护也是对传统品牌形象的保护。一直以来,网络品牌保护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软肋。未来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将会被完全推向更大的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这时商业银行自身的品牌保护与推广尤其重要。用客户喜爱的域名可以巩固目标市场,确保品牌在市场中的权益,同时能够展现其网上形象的特色。对于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来说,采用中文域名是银行网络品牌保护的必备措施。2005年10月份,交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注册并启用中文域名,网络用户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诸如“农业银行.cn”、“建设银行.cn”等,便可以直达各大银行网站。同时,各大银行还采取了多个域名注册的方式,除了注册与自身名称相关的中文域名之外,还纷纷注册了多个与品牌相关的中文域名,有的甚至高达一百多个,比如交通银行。
(二)产品个性化策略
银行业必须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转变。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期望越来越高,迫使商业银行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提供“量身订做”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银行必须将客户关系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依靠发达的网络系统,了解、分析、预测、引导甚至创造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订做最合适的金融产品,从而获取金融服务附加价值。
1.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金融产品创新是满足产品个性化的前提。网络的便捷性使商业银行能够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信息,并根据不同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个性化、有人情味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网上银行业务创新应在信息服务、账户查询、银行交易和客户服务四个方面兼顾。企业银行主要是对公服务,可以使企业通过因特网随时了解到财务运作的实时情况,及时调度资金,实现资金利用效益最大化;个人银行要能提供账务咨询、自动转账、财务分析和自动缴费等业务。网上证券则是针对股民,使之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一台上网电脑上直接进行资金划转,进行股票交易操作。网上商城要充分满足购物者的需要。网上支付则是提供消费结算的辅助系统,为持有信用卡的客户提供网上购物、付费、订票等业务。从理论上讲,网上银行应提供除存、取现金以外的所有金融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