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6-01-19 01:05
导读:市场营销论文毕业论文,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介绍了案例教学
摘 要: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内涵,结合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扼要地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归纳了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若干操作要领,提出了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应用;探析
1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与课程相关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事例,加以收集、归纳、整理形成专门的案例资料,依托这些资料,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形象地指导学生实施理论、联系实际,借用案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同时,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背景信息进行分析,针对案例所暴露的各种问题,依据相关的专业理论向学生表述教师的见解、判断和决策,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思维模式的参考,进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2 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所显现出的教学优势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对于《市场营销学》来说,关键在于让学生实际参与营销活动,积累经验。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法相比,显现出了其固有的优势:
(1)直观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抽象地讲述某个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然后再用实例予以说明,案例教学则是从具体案例分析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直观、生动地诠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阐明某个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达到以案论理、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生动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抽象的理论,学生只是机械地记笔记,简单地听取教师的讲解,教与学总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学生参与性差,学习兴趣也不高。而案例教学则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案例,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3)针对性。任何一个案例的筛选,并不是被动的教学手段,而是针对某一市场营销理论和某一特定的学生群体主动提出的有待于学生自己解决的实际典型事例,它强调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概念,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在主动的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
(4)实践性。市场形势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决定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案例分析则是对某一特定典型事件的剖析,寻找出市场营销的某一规律,从个性中寻找共性。
(5)综合性。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教师一般不提供正确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上案例讨论课之前广泛阅读参考书,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若干操作要领
实施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新的、更多的要求。对教师来说, 必须充分收集、熟悉、掌握案例, 并从中归纳要点,提供分析、讨论的框架, 以便教学中使用。从学生方面来看, 再不能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满堂灌”,而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前预习案例资料、熟悉案例资料,钻研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并要参阅多种参考资料。
(1)案例选择要领。案例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2)课前预习指导。学生要根据资料和教师布置的要点,对案例进行充分的预习和准备,要求学生读懂案例,从中了解企业的背景、市场环境、竞争状况、存在的问题, 提出分析结论和解决方案,并形成案例分析提纲。
(3)描述案例。描述案例是为分析和讨论案例做准备的,即对案例所叙述事件发生的环境、时间、过程、结果等特征进行清晰的描述。在教师描述案例时,学生应跟上描述者的思路,不断温习案例中所涉及的已经学过的营销理论,找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为进一步提出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