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与营销人才的培养(2)
2016-03-27 01:00
导读:三、加强情商教育是培养合格营销人才的需要 尽管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却与企业的要求及期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加强情商教育是培养合格营销人才的需要
尽管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却与企业的要求及期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不善于与人沟通,缺乏大局观,处事过多从个人角度考虑。虽然有的学生也很聪明,但性格孤僻、怪异、自卑、脆弱、急躁、自负、冷漠、易怒,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宽待别人。这些问题正是低情商的表现,这与企业所要求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应加大情商教育的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人和睦相处。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高情商的营销人才。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营销决定成败,一只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是企业营销力的核心。而企业衡量营销人才的标准主要是看他们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手段,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积极乐观的心态、勤奋的态度等。换言之,企业需要的是高情商的营销人才。为数众多的企业在
招聘营销人员时,并不太看重学生在校时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其实践能力、各种见习经历。企业并不欢迎学生气过浓的书呆子,而对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情有独钟。说到底,企业录用营销人员时,宁肯要智商一般的高情商者,也不要情商一般的高智商者。
营销工作的性质也决定了情商教育的必要性。营销员是一个充满着挑战、充满着激情、洋溢着快乐并伴随着痛苦的职业。营销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
企业管理知识和娴熟的市场运作能力,还要了解和开发客户的各种需求,如果没有一定的情商能力,营销员要取得好的业绩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少企业对员工进行
培训时,更注重对营销人员心态的调整和沟通协调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组织控制能力的提升,像我国民营企业侨兴集团提出的“成功在于沟通”的企业理念是不无道理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高等院校如何培养高情商的营销人才
(一)正确认识素质教育与情商教育的关系
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就已经提出了在全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但是,直至今日这一方针执行的情况不尽如意,相当一部分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已习惯了智力教育的培养模式,在思想上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清,片面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教学生唱歌跳舞打球等,而对情商教育的认识则更为肤浅。
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密切,相互依存。情商教育是相对于智商教育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诞生的,它们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单一智力教育的不足。情商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发掘学生的情感潜力,并让他们学会运用情感能力更好的生活、更好的面对未来,进而获得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而素质教育目的在于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培养自由人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最终学有所成。可见,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完整的人。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情商教育服务于素质教育,加强情商教育有利于素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些年我国素质教育的成效不太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与对情商教育重视不够有关;而素质教育也不能脱离情商教育而孤立地进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无疑地会提升学生的情商能力。
(二)进一步明确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对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的营销理论基础和较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各类工商企业及经济服务部门工作的营销管理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应始终坚持智商教育与和情商教育并重,要求学生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相关的行业知识、专业技能。此外,高校须认真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将情商教育的内容纳入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重视情绪管理,学会沟通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努力成为智商与情商和谐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