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疗OTC药品的营销模式研究(4)
2016-06-25 01:02
导读:这种营销模式从培育市场开始,采用了营销的“拉”“推”策略,促进销售。同时,又与消费者成为新型的关系,增强亲和力,促进持续购买与品牌忠诚的
这种营销模式从培育市场开始,采用了营销的“拉”“推”策略,促进销售。同时,又与消费者成为新型的关系,增强亲和力,促进持续购买与品牌忠诚的形成,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与营销的生命力短暂难题,符合消费者对OTC药物的消费行为的转变:消费者对OTC药物的认知趋于成熟,消费趋于理性,OTC消费将从单纯考虑药品本身质量,如功效、副作用和价格等因素,过渡到对自身健康信息资讯的需求和依赖。
四、自疗OTC药品营销模式的约束条件
1.外部约束条件
(1)市场竞争及运作的大环境问题。仅就国内而言,经济发展在当地政策的指引下日益趋同,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壁垒还人为地存在着,这无疑更增加了外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的威胁、市场运作方式的整体落后以及少数几个大型企业独霸市场的局面,继续步人后尘、单枪匹马地去开拓市场,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常规的“企业 经销商”模式,即使对于很多大型企业来说也日渐显现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约束机制脆弱。对于最主要的约束经销商的“返利”,因为货款在经销商手中,又没有有效的手段对其控制,企业受制于经销商的不在少数。第二、市场网络不牢固。由于为数不少的经销商受利益驱动,窜货严重,并且一旦某一大的经销商与企业合作中止,即使还有其他2-3家经销商存在,市场网络也被“这条大鱼戳得千疮百孔”。第三、营销成本过高。当前,企业产品利润有降低的趋势,往往是经销商等中间商赚了大头,而企业得到的仅是小利,并且企业不论产品卖不卖得出去,还得提前投入一大笔营销及广告费用。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经销商发展壮大的需要。“坐商”时代已经过去,生产企业在完成新一轮“洗牌”之后,中间商也开始了新的“洗牌”。许多经销商(多为大中型批发企业)不再满足于“一进一出”式的简单买卖,各种买断式经营纷纷出现,有的甚至买断厂家的整条生产线,搞OEM定牌加工,创建自己的超级终端等,向前向后、向上向下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与竞争,急于发展壮大,为厂商合作提供了可能。
同时,许多商业公司也由于自身实力的因素,摆脱不了依赖厂家的思想,虽然看好某一产品,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营销指导和及时支持,导致货虽铺下去了,却产生不了有效的销量。
(3)商业公司营销理念的转变。树立扎实做市场的观念,应该看到最主要的利润来自于市场,而不是来自于经销商或厂家。短期行为、依赖思想,只能损害自己的利益。同时,对生产企业产品的未来与运作理念要达成共识,具有开创精神和长久合作的愿望,把它当作发展壮大自己的长久事业来经营,主动、开创性地投入具体工作,这是该模式合作的精神纽带。 2.内部约束条件
(1)制药企业的资金实力、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强大的学术支持。此模式中广告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如果原有的产品是从处方药转向OTC,且医院的推广较为稳固与广泛,那么资金相对少一些。如果是直接进入OTC市场的,那么对资金的要求较高。“渠道”是通过商业公司来完成的,要求对市场的控制与协调能力,维护渠道通畅与维持价格秩序。“服务中心”提供健康咨询与购药指导,同时培训销售人员与终端专业人员,这都要求强大的学术支持。我国的制药企业虽然与跨国公司有较大差距,但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国家的一些强制政策,制药企业的兼并与淘汰基本完成,大多数的企业都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差异仅仅体现在营销区域的大小。
大学排名
(2)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合作营销模式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是长期的、累积式的,其最大效果在于后期。短期行为、政策不稳、合同承诺不能兑现,都将挫伤双方合作的积极性,这是任何一家企业想真正做市场的一大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也不是说一成不变,可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其作适当的调整,使之更趋合理,推动双方合作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