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家电业销售渠道(2)
2016-09-02 01:00
导读:网上订购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高速增长的趋势和极强的市场辐射能力预示着电子商务具有辉煌的前景,但目前我国主要家电产品的网上销售比例仅占
网上订购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高速增长的趋势和极强的市场辐射能力预示着电子商务具有辉煌的前景,但目前我国主要家电产品的网上销售比例仅占0.5%左右。
家电业销售渠道的重构
运用不同的渠道要权衡制造商的能力和满足用户需求的平衡,因为选用不同的销售渠道将直接影响到制造商的成本结构,服务质量,品牌形象,市场覆盖率和市场控制能力,所以多数家电厂商应该重构自身的销售渠道以适应一个飞速变化的市场。
渠道体制:构建扁平化渠道
家电业传统的销售渠道呈金字塔式的体制,因其广大的辐射能力,为厂家产品占领市场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市场营销环境下,传统的渠道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厂家难以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厂家的销售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落实。二是多层结构有碍于效率的提高,且臃肿的渠道不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同时单项式、多层次的流通使得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反馈,这样不但会错失商机,而且还会造成人员和时间上的资源浪费。因而,必须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的结构,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则越来越多。销售渠道短,增加了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销售网点多,则增加了产品的销售量。厂家一方面通过对各环节的服务与监控,使得自身的产品能够及时、准确而迅速地通过各渠道环节到达零售终端,提高产品市场展露度,使消费者买得到;另一方面,在终端市场进行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的出样率,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使消费者乐得买。
渠道建设:由交易型关系向伙伴型关系转变
传统的渠道关系中每一个渠道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以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甚至可能将博弈变为“零和博弈”。在伙伴式销售渠道中,厂家与经销商由“你”和“我”的关系变为“我们”的关系,由油水关系变为鱼水关系。厂家与经销商一体化经营,厂家力图实现对渠道的集团控制,使分散的经销商形成一个整合体系,为实现自己或大家的目标共同努力,追求双赢(或多赢)。在紧密型的伙伴关系中,厂家与经销商共同致力于提高销售网络的运行效率、降低费用、管控市场。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市场重心:由大城市向周边市场转移
以往许多企业是以大城市为重点开发的目标市场,在大城市,至少是在省会城市设立销售机构。当众多企业为争夺大城市市场而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时,一些企业则已将市场重心转移到地区、县级市场,着眼于地、县级市场的开发,在地、县级市场上设立销售机构。将销售重心下沉,在地区设立销售中心,则可能做好地区市场。企业对经销商的政策也由此发生了变化,从重点扶持大客户转移到重点扶持二、三批经销商。
渠道激励:寻求与渠道商的共同成长
我国现有的经销商队伍是以个体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整体的素质不高。许多经销商是在经商大潮中靠着“敢干”而发家的,他们具有四点不足:一是市场开发能力不足,二是促销能力不足,三是管理能力不足,四是自我提高能力不足。等等。厂家对渠道的激励措施已不再仅仅是给经销商送“红包”,而是让经销商掌握赚钱的方法,对经销商进行
培训。
渠道控制:增强对新型渠道的博弈能力
2000年以来,家电连锁企业的兴起,成为中国家电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家电连锁企业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让一个个传统商业单位在它面前俯首称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家电连锁企业的飞速发展,家电制造商们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这些家电连锁都有极强的销售效率,可以加快厂商的资金周转;恨的是现在家电连锁在大城市已经形成一定的垄断地位,其对家电制造商的反向控制正在形成。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面对迅速崛起的家电连锁业态,自有渠道该怎么办?家电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控制渠道还是渠道控制。现在,企业应该采取的策略是:立足自有渠道,重视连锁业态。面对规模化和专业化的零售终端,家电生产企业除了采取联盟合作之外,还可以通过控股的方式获得对渠道的控制权。另外,也可以根据第三条建议,加大对非中心城市的渗透,以多元化渠道分散集中在家电连锁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