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答复可诉性浅析(3)
2013-09-22 01:15
导读:注释: [1]江必新、梁风云着,北京 大学 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 [2]江必新、梁风云着, 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3]蔡小雪:《行政审判与行
注释:
[1]江必新、梁风云着,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
[2]江必新、梁风云着,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3]蔡小雪:《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实务指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4]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5]蔡小雪:《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实务指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6]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7]江必新、梁风云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8]蔡小雪:《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实务指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