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宪法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学毕业论文(3)

2014-06-20 01:11
导读:的机构,二是没有进行宪法解释的程序规定,三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本身可制定法律,让其监督自身制定的法律违宪与否,不符合法治原则。笔者认为,要建
的机构,二是没有进行宪法解释的程序规定,三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本身可制定法律,让其监督自身制定的法律违宪与否,不符合法治原则。笔者认为,要建立真正有效的宪法解释制度,不如把宪法解释权赋予适用宪法的机构,如设立的宪法法院。同时,制定宪法解释法,对宪法解释的主体、权限、程序等作出规定。2、建立宪法审判制度。宪法审判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笔者建议设立独立的宪法法院,直接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承担违宪审查、宪法诉愿等案件的审判工作,并在各高级人民法院设宪法审判庭,作为宪法法院的下一级审判机构,实际二审终审制。宪法审判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宪法法律性得以充分显现。而且,通过宪法案件的审理,使宪法具有实践的品格、发展的动力;宪法法院的判决成为判例,是宪法应变或发展的重要方式。3、确认宪法惯例制度。宪法惯例既可补充宪法不足,又可使宪法的内容发生改变,而且宪法惯例也随着民主宪政的进步而发生变化,陈旧过时的宪法惯例会被淘汰,新的宪法惯例会不断产生。宪政惯例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完全不触动宪法文本的情况下进行的,大大增强了宪法的适应性。这是宪法重要的发展制度。我们应重视宪法惯例。

 

注释:

〔1〕有人将此称为宪法的现实性。参见《宪政论丛》第1卷,17页;李步云《走向法治》,577页。

〔2〕〔7〕〔9〕〔28〕〔30〕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37页;228页;228页;41页;41页。

〔3〕《马恩全集》第6卷,292页。

〔4〕〔5〕《列宁全集》第15卷,309页;第10卷,441页。

〔6〕〔8〕〔10〕L·亨金《权利的时代》,117页,118而,118页。

〔11〕〔12〕《宪法学资料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25—26页;25页。

〔13〕〔14〕〔29〕〔44〕蔡定剑《历史与变革》,48页;113页;51页;48页。

〔15〕〔20〕《宪政论丛》第1卷,13页;185页。

〔16〕信春鹰《依宪治国,继往开来》,1999年4月9日《光明日报》。

〔17〕王广辉《比较宪法学》,29页。

〔18〕〔31〕程燎原、王人博《赢得神圣》,376页;387页。

〔19〕〔42〕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治》,40页。

〔21〕〔22〕〔23〕莫纪宏《宪法审判制度概要》,44页;6页;1页。 〔24〕许崇德《我国宪法与宪法的实施》,载《法学家》1998年6期。

〔25〕〔43〕〔46〕许崇德主编《宪法与民主政治》,102页;148页;156页。

〔26〕参见《宪政论丛》第1卷,第52页;马长生等主编《法治问题研究》,185页。

〔27〕王天成《宪法的脊梁棗宪法的法律性论略》,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1年1期。

〔32〕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377页;李步云《宪政与中国》,载《法理学论丛》第1卷,589页。

〔33〕李步云《走向法治》,27页。

〔34〕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序;另见,蔡定剑《历史与变革》,第48页;许清:我国“宪法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载《法律与社会》1999年3期,聂咏青、刘衍明《关于修宪的思考棗访宪法专家许清教授》。

〔35〕谢维雁《宪政基本价值论》,《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6期。

〔36〕李步云《宪政与中国》,载《法理学论丛》第1卷,617页。

〔37〕田纪云《这次修宪意义重大》,法制日报1999年3月14日。

〔38〕蔡定剑《中国宪法精释》,51页。

〔39〕〔47〕聂咏青、刘衍明《关于修宪的思考棗访宪法专家许清教授》。

〔40〕汪吉友《宪法中的语法问题》,载《法学杂志》1998年5期。

〔41〕沃尔特·F·莫菲《宪法·宪政与民主》,转自《宪法比较研究文集》第3卷,36页。

〔45〕莫纪宏《宪政新论》,148页。

上一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