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于青少年成长社会法制环境的调研报告
田永碧
青少年是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关怀青少年,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任务。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营造健康成长环境,我镇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就“全镇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与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进行了多次座谈。就如何净化、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供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一、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建设环境现状
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镇青少年法制教育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镇各学校坚持课堂教育主渠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并定时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共同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三位一体”的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一定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缺乏合力。表现为,学校讲一套,家长讲一套,在社会上看到的又是一套,教育口径相互矛盾,让青少年无所适从;教育责任不清,价值导向扭曲,部门配合难,共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机制还未形成。在校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架、偷盗、沉迷于网络等,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的先兆,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二是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家长对此既饮恨又无可奈何。发生在我镇中学的一名在校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逃学“泡吧”达5个月之久,学校、家庭毫不知情,后经发现后才引起社会关注,由此可见,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消极因素不容忽视,建立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已是迫在眉睫。三是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法制教育没有时效性。在升学就是第一要务的情况下,使学生的法制教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法制教育流于形式,没有时效性。四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不容乐观,综合治理有待加强。学校周边的一些个体户为了盈利不惜向青少年提供烟、酒甚至赌博场所。五是村(居)委会在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与教育这方面基本还处于空白。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偏向、家庭教育的误区、青少年自身素质不足等方面。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