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思考(2)
2014-01-08 01:05
导读:2.3法律意识差,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农民工对劳动法等法律了解不够,甚至有些人一无所知。当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懂得或不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
2.3法律意识差,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农民工对劳动法等法律了解不够,甚至有些人一无所知。当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懂得或不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总体特点是粗放型,大多从事脏、重、苦、险等工种,农民工普遍缺少一技之长,不仅文化素质低,而且劳动技能较差,很难进入文化层次要求高、劳动技术含量高、报酬丰厚的行业就业,因此造成的后果是收入偏低、劳酬不符。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欠薪、工资拖欠等不公平的问题时,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采取自己忍了或近乎违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甚至引发犯罪。
2.4社会救助不平等
目前农村青年劳动力流动大都是靠亲戚朋友介绍或自发流动,由政府组织或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相对较少。但目前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明显滞后,缺乏对农民工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民工就业的组织与指导,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确立,城市市民已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而农民工往往不在保障对象之列,低收入的农民工不仅随时可能处在失业之中,而且没有社会救助系统的支持,成了生活在城市中却又享受不到居民权利的无保障人群。
3建议
3.1开展职业指导
农民工是社会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指导非常必要。培养他们的职业理想,使他们学会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把握发展条件与机遇,正确认识就业和创业;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等素质教育;要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增强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增强维权信心,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学会利用法律这一合法渠道来维护自身权益[3]。
3.2强化技能培训
农民工大多是作为“人力资源”,而不是“人力资本”而存在的,他们在市场上始终处于“被选择”的位置,而不是处于“选择岗位”的主体位置。国家对农民工的培训实施很多的民生工程,比如涉农类技术免学费。家庭困难给予生活资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从而提高青年农民工素质。已经在有关行业就业的青年农民工,应该严格按照本行业的职业标准进行规范的技能培训,使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3.3增强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
进一步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强化劳动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在劳动关系上坚持一视同仁,发展多种形式的就业中介组织,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