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纲领是在社会学语境下的对于科学合理性的一种解读,消除了其客观性的基础。认为“社会因果关系”在理解科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社会因素(或因)总是存在于科学之中,而且是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强纲领;科学合理性;科学知识社会学
科学合理性问题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正是围绕这一问题先后形成了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和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几个发展阶段。同时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规定了科学哲学家思考的方向,以及相应的所能达到的水平。
“合理性”概念直到近代科学时期才被赋予明确的(直到今天仍不失其原意的)内涵。但到了现代文明时期,“合理性”问题越来越成为思想家关注的主题,而理性概念则似乎被淡化和遗忘了。合理性问题成了现代哲学和精神文化的根本思想和倾向的交汇点。
一、现代性与科学表述危机
科学历来是人们赞誉有加的对象。科学理性对人类摆脱愚味与盲目,对于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起到不可磨灭的功用。由科学所推动的技术应用也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环境。很自然地,人们对科学渐渐地产生了崇敬甚至崇拜之情,习惯于用“科学的”一词作为判别一切是非的标准,说某事物是“科学的”意味着它是正确的、有效的、有价值的等等,很少有人敢于对科学产生怀疑。
自l8世纪的启蒙理性主义诞生以来,哲学家大多把科学知识视为“自然之镜”(mirror ofnature),是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摹写,是不以科学家的个人品质和社会属性为转移的客观知识。然而20世纪的科学发展(特别是由于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很快就表明,科学虽然拥有一套建构和评价知识的可靠战略和标准,尽管我们希望科学家建构的知识能够确定为真理,但它们并不能保证提供真理。换言之,科学知识虽然被认为是一组关于世界的可靠信念,但它既不是确定的也不是不会错的。这样,自50年代前后,传统的科学表述开始遇到了挑战。以库恩、费耶阿本德和罗蒂等人为主的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家对传统的认识论和科学观进行了集中清算,质疑那种坚持逻辑和证据是科学有效性和科学家理论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的理性主义和客观主义即关于科学合理性的传统观点,把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公开引入科学哲学。
内容来自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