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21世纪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机遇、挑战、前(2)
2014-06-11 01:59
导读:4.双方对对方的认识更趋正面积极,合作意愿增强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由于受意识形态和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东盟国家曾把中国视为主要威胁,推行敌
4.双方对对方的认识更趋正面积极,合作意愿增强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由于受意识形态和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东盟国家曾把中国视为主要威胁,推行敌华、反华的政策。在东盟成立之初,中国也曾批评它是个反共组织。因此,双方关系极为冷淡。冷战结束后,东盟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地位的提高,双方对对方的战略认知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在中国看来,东盟是亚太地区多极化中的一极,是一支重要的地区力量。中国把东盟视为“可以长期进行合作的伙伴,是稳定周边环境的重要屏障。”I41在新世纪,中国适时地推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战略方针,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主张,致力于改善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这一系列举措赢得了东盟国家的好感,逐步转变了东盟国家的“中国观”。它们的对华态度逐渐从恐惧、敌对与防范转向了信任、合作与支持,对中国实力的发展给予了更加积极的评价。在东盟国家,“中国威胁论”正在被“中国机遇论”所取代。泰国前外交官沙拉辛说:“一度被视为贸易竞争者、外交土霸及军事威胁的中国,正在它的邻居中建立一个新口碑,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地区强国及带动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四2004年11月,在第八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东盟各国领导人纷纷表示: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也是值得信赖的国家,认为中国的发展给东盟各国带来了利益和机遇。I61
5.经贸合作更加密切。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经贸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中最大的亮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双方清醒地认识到,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必须加强相互间的合作,谋求共存共荣。2002年11月,在第六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签署了《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宣布在未来1O年内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建成,将大幅度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实现统一的大市场,从而进一步加深双方的相互依存,给双方带来互惠和双赢。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平均增长2O%以上,2000年为395.22亿美元,2001年达416.15亿美元,2002年为547.66亿美元,2003年达782亿美元,2004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1059亿美元。随着东盟国家对中国出口的迅速增加,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经济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在投资方面,截至2003年底,东盟国家对华投资项目达22075个,协议投资金额645.9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323.7亿美元,占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46%。目前,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额虽不大,但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随着中国正式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基于市场需求、文化相近、语言相通、地缘相邻等因素,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理想场所。2000年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总额为1.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的国际开发,希望以此带动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使双方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东盟国家也逐渐认识到与作为亚洲经济增长发动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