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2)
2014-10-14 01:09
导读:(二)反对霸权斗争是长期任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当务之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后,东欧剧变直至苏联解体,二战后形成的美苏冷战终结,各种国
(二)反对霸权斗争是长期任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当务之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后,东欧剧变直至苏联解体,二战后形成的美苏冷战终结,各种国际力量重新组合。在这新旧格局交替之际,邓小平敏锐的感到:尽管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历史已告结束,但霸权主义仍将是今后主要危险,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未来的世界中仍以控制、垄断世界为主要目标,强权政治正在升级。世界人民,尤其是第三世界人民的反霸斗争将会长期下去,并且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困难,为此,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是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正确的外交路线和对外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他认为:在旧的世界秩序已被打破,而新的世界秩序尚未定型过程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必须团结起来,以根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两件大事面努力,这既是当务之急.又将是长期的任务,中国应该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做贡献。邓小平代表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现在属于第三世界,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以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他的这一正确主张大大地促进了
国际关系中民主化思想的传播,为中国联合世界上多数国家抵制少数大国妄图称霸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斗争武器。
(三)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是第一位的”的原则,实施主动、灵活的外交斗争艺术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这一基本立场早在1982年邓小平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回归问题会谈时就已闸述:主权问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