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行政体制与之相适应。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应有之义。文章从分析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特征入手,阐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并就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型政府;内涵及特征;现实意义;对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涵盖了“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还包括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以民生为本等诸多内容。这标志着我国生产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必然要求行政体制的改革与之相适应。如果说农耕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是专制型政府,工业社会是管制型政府,那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处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的当代中国,迫切需要建设的就是服务型政府。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特征
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即执政为民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以公众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服务公众和社会为核心职能,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正、透明、高效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与传统管制型政府相比,服务型政府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职能有限。职责明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要不断地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要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调控体系,要求政府不断规范其行政权力。党的十六大将我国的政府职能确定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督、社会服务、公共管理。这就明确了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职能有限、职责明确的政府。其功能不再是无所不为的全能型管理,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型管理与服务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