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科学发展观与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关系(2)
2015-02-11 01:06
导读:其三,既是参政与执政的多党合作,就应该在各自有特色的党建研究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面对合作中的诸多问题,如果在研究上各自为政,各吹各号,
其三,既是参政与执政的多党合作,就应该在各自有特色的党建研究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面对合作中的诸多问题,如果在研究上各自为政,各吹各号,自说自话,耗费时日不说,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可行性也比会大打折扣。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框架,事实上就已经为研究上统筹兼顾,整合力量,突出重点,联合攻关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和可靠的制度保障。
参政党的理论建设大体上可分为三大块:加强党员的理论武装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对党组织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研究,实现自身发展;对参政实践即多党合作实践中出现的新课题进行研究探讨,为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合作提供科学决策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并在研究中协调各方关系,调整合作中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部分,以利于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多党合作实践,实现更有效、更深层地合作。在这三块内容里,前两块内容是基础建设,就是平常所说的“内强素质”,其最终目的是为进行多党合作打基础,是为实现第三块内容,即实现更有效更深层地多党合作服务的。
二、科学发展观与参政党思想教育
科学发展观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研究人的本性、素质、动机、需要等。在上层建筑领域里,同样离不开对人的研究,对人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了发展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对人的生活的关心,对人格、权益的尊重等。
思想教育是参政党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引导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的时候,必须研究人的本性、素质、动机、需要,也必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参政党的思想教育,要通过调查了解,考察研究党员或发展对象的人品、政治文化素质、入党动机、政治需要等等,在掌握党员思想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教育、形势任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科学精神的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参政党思想教育,就要注意在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思想教育时,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总结出不少成功经验,如:运用参政党思想教育“三自”、“三不”的优良传统进行自我教育;寓教于乐;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在党员感兴趣的、关注的各种事件中,不失时机地利用契机进行教育;关心帮助党员,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上与道德的实际困难;维护党员的合法权利等,通过这些透出人性化亮光的多种形式,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我们所传导的思想理念,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团结人心,凝聚力量,为维护社会稳定作了大量工作。
尽管我们在参政党的思想教育中做了大量人的工作,但距离“发展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的关注,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发展、如何管理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和完善的最根本的依据。那么,参政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就应当是对参政党成员及所联系群众的关注。参政党应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深化市场经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