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2)
2015-02-17 01:17
导读:信用建设应当标本兼治 信用,已越来越引起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讲究信用,注重信用,“会借钱,会用钱,会还钱”已成为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共识,融
信用建设应当标本兼治
信用,已越来越引起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讲究信用,注重信用,“会借钱,会用钱,会还钱”已成为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共识,融资环境越来越优化,融资效果越来越明显。但由于信用问题是一个融法律和道德于一体的综合性问题,必须标本兼治,从多方面着手抓好信用建设,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建设信用社会,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应当首先从德治和法治入手,引导企业经营者以诚为本,诚信经营。一定要加强教育,提倡讲信守信。中国民众历来笃信“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的古训,守信诚信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品德,是做人的基本人格,是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守信,企业才会财源不断,融资不难,投资者才会乐意投入资金。因此,各级组织有必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信用教育,把企业经营者的信用表现作为干部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促使经营者自觉守信。二要强化体制建设和体制创新。在引发信用危机的诸多因素中,体制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原因,不铲除那些不规则的利益导向和那个非信用化的谋利空间,那些以非信用和反信用谋利的不正常现象就有存在的土壤。为消除这些现象,必须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攻破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诸多壁垒,解决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不同行业与产业、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存的规则不一、待遇不一、机会不均的问题,铲除行政性垄断形成的制度性瓶颈和信用障碍,从而彻底根除“利益最大化”造成的信用问题。不仅如此,还要加快体制创新,应用市场经济规则和WTO原则规范经营者的信用行为,把对彼此间的权利尊重理解为自己权利的平等,从体制上不断完善信用关系。三要重视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从制度和法制上督促企业者经营者诚信经营。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经济,守信、守法是经济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制度建设法制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提高信用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加强信用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中小企业融资力度,应从多方着手,当前应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根据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局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若干意见》,各地开展了信用担保机构组建工作,到去年底,全国各地组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达260多个,筹集担保资金76亿元。我市也于99年7月正式成立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并列入全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担保中心试点范围,全市12家中小企业加入市信用担保中心,近百家企业正在申请加入。但从各地试点情况来看,由于信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出现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担保机构注入资本不足,变现能力弱,担保资金严重欠缺,影响了担保公司的信用度;担保市场体系不健全,互助担保机构不完善,即使建立起来的企业,也由于担保能力弱,导致担保链条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