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政策和对外行为的根本因素。邓小平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国家利益作为中国外交出发点的中国领导人。在邓小平的战略视野中,将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出发点,将国家主权和安全作为国家利益的根本内容,突出中国外交的国家经济利益,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和平与发展利益的一致。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战略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外交思想 国家利益 和平与发展 主权与安全
邓小平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国家利益作为中国外交出发点的中国领导人。他在1989年l0月同尼克松的谈话中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己长远的战略利益,也尊重对方的利益……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玛国家利益观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立足点。
在国际关系与国家外交中谈论的国家利益,可定义为: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东西。 “政治家们是以国家利益来思考和行动的”,国家的内外政策归根到底是由本国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所决定的。
一、将国家利益作为中国外交的出发点
将国家利益作为中国外交的出发点,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国家利益观的基本点。1980年,他在《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本国来说,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在1989年5月与戈尔巴乔夫和尼克松的交谈中,都提到国家交往要互相尊重和理解国家利益。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邓小平将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外交工作的根本。邓小平在1982年指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自己利益的苦果…(中国人民)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报告的外交思想的核心,标志着国家利益原则正式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在制定外交政策中,邓小平时刻以国家利益为依据。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就是因有益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只要对长远有益就可以干。要多做几件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事情。外资合作经营要搞,各地的开发区可以搞。多吸引外资,外方固然得益,最后必然还是我们自己得益。”’1992年,他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指导中国的各项事业。
谋求自己国家的国家利益,同时尊重他国的国家利益。1989年的风波后,西方国家(巴黎七国首脑会议)决定对中国进行制裁,邓小平同志表示:他们凭什么干涉中国内政?谁赋予他们的权力?任何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行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接受,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此后,他多次向国际人士表示,中国不会接受外来干涉,也决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认为,牺牲别国的利益服务自己国家的利益,是霸权主义理论。
当前,中国在外交中突出“和谐世界”理念。这一理念,强调中国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为中国的科学发展、统筹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根本内容
国家利益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分为不同层次的。不同内容和层次的国家利益中,对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性也是不同的。邓小平认为,在国家利益中,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国家主权就是一个国家不受外来干预、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和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任何国家一旦失去主权,就根本谈不上捍卫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与国家主权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国家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国家安全,即国家能够生存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