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特点的再认识(2)
2015-02-20 01:07
导读:邓小平中国走向世界的思想,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着一致的内涵。其一,它们都主张消除闭关自守状态,各国间相互往来。其二,它们都主张各国的经
邓小平中国走向世界的思想,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着一致的内涵。其一,它们都主张消除闭关自守状态,各国间相互往来。其二,它们都主张各国的经济资源相互间可以利用。邓小平走自己道路的思想,同列宁落后国家单独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也有着一致的内涵。其一,它们都强调重视本国国情的特点。其二,它们都主张从本国国情出发确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认为邓小平实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列宁落后国家单独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会不会产生一种歧义:邓小平理论一方面主张世界历史过程转变成为世界性的、整体联系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主张落后国家即中国沿着有自己特色的道路独自发展,处于矛盾的状态。笔者认为,不会产生这种歧义,即邓小平理论内部不是矛盾的。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本身包含着上述两方面的内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虽然主张世界历史过程转变成为世界性的、整体联系的发展过程,但是马克思仍然主张各国无产阶级先在本民族或本国家内进行革命,先解决本民族或本国的革命与建设间题,在此基础上才有民族的消亡和国家的消亡。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特定条件下主张落后的俄国单独建设社会主义,但是他始终期盼着世界革命,希望俄国能够同世界各国至少是同西方先进国家一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情况是,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比较突出,各个国家进行革命与建设的理论相对弱化。在列宁的理论体系中,关于落后国家单独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比较突出,世界历史理论相对弱化。邓小平在同一个时段内充分强调了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实现了这两个理论的高度统一。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马克思公有制理论与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理论的统一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即提出了实现公有制的理论。他写道:“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
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③他还写道:“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④这也是关于消灭私有制和实现公有制的思想。
可是,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从苏俄的实际出发,阐述了利用资本主义作用的思想。1921年列宁指出,由于有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有小经济的发展,必然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无可争辩的真理,这是
政治经济学的初步原理所揭示的现象。对此,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