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系统论述文化的本质内核与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目标就是建设在观念形态上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切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服务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实施文化建设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作者简介:庞晓红,广西工学院管理系副书记,教育学专业讲师,硕士。 (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0) 05-0091-02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一种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给予其巨大影响和作用。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是连续不断地发展的,尽管其间会发生各种波折,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总是在延续着、发展着;因此,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有其历史的连续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传统。研究文化建设战略问题,必须研究现阶段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必须研究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民族性及民族传统。
文化既然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对其具有巨大影响和作用,就应该按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要求来建设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结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同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不可偏废。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国政治,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今后的任务是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此,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以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现阶段的中国文化只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
现阶段的中国经济,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今后的任务是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必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因此,现阶段的中国文化只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它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主张客观真理,主张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因比,这种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