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运行机制研究
2015-11-30 01:08
导读: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和谐社会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本文运用管理学原理中的基本思想,从分析社会运行的
摘要:本文运用管理学原理中的基本思想,从分析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需要以有效的动力机制和矛盾制衡机制为保障,动力机制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矛盾制衡机制则确保社会系统各要素及各种关系之间的协调、稳定和平衡。同时,社会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有效发挥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三者的功能来实现。
关键词:和谐社会 运行 动力机制 矛盾制衡机制
根据管理学中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与系统运行是互相建构的关系。结构规定了“谁、做什么”,而运行则规定了“怎样做”。相同结构的组织,运行不同,组织功能的发挥也就不同。结构为运行提供基础与条件,而良好的运行机制又可以弥补结构上的某些缺陷,并进一步促进合理结构的形成。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既要以均衡的社会系统结构,包括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文化结构为根基,同时也必须通过建立一套制度化的社会运行机制,来确保社会整体处于良性运行状态。
一、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
按照管理学的观点,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系统,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问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又都同时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运动过程。小到单个组织,大到整个社会系统都是如此。系统本身既是一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也是一个矛盾体系,而矛盾的根源主要在于各要素目标的不一致性、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价值观的差异性。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贯穿于系统运行的始终。“和谐”指的是系统运行的有序性和协调一致性,和谐不是停滞,不是消灭矛盾,而是承认矛盾乃至冲突,在各方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矛盾的化解中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差异中的一致、发展中的“和而不同”。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社会运行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表现为社会的延续、变异、中断等不同的运行轨迹。横向运行是指在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在社会整体中,社会各要素、各系统相互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渗透,相互制约与影响,相互促进和转化等关系。
社会运行和发展状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社会的良性运行、社会的中性运行和社会的恶性运行,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的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其中协调发展是指社会运行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有机系统之间、各种组成要素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而具体地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表现出来我们要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要具有通过一定的制度和体制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动力机制和矛盾制衡机制。
二、构建和谐社会良性运行机制
1.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机制
一个社会没有活力就没有发展,和谐社会首先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而动力机制是激发社会运动、发展、变化的活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机制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人力资源与人的教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以人为本。人的合理需要是社会良性运行的深刻动源,强烈而广泛的需要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思想、知识、文化、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动力机制就是要通过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人们的各种需要,并将这些需要引导、塑造为合理需要,使人们的内在需要与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念、发展目标相一致,从而保证社会动力在方向上的合理性和在程度上的适当性。因此,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劳动、知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形成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以人为本,激发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满足人民群众正当、合理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即:当资源条件允许时尽快满足,资源条件有限时尽量满足,资源条件不足时解释说明之,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