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产品库存对全美农户玉米种植意愿的影响(2)
2015-12-07 01:01
导读:(3)美国的自由发展方式。美国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强,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行政上无主体,空间上无边界,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优
(3)美国的自由发展方式。美国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强,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行政上无主体,空间上无边界,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衔接起了城市与乡村经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城乡交融的一体化状态。
2.国内经验。从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来看,各地根据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4种:
(1)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模式。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至今大致经过二个阶段:一是商品农业阶段。重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二是农村工业化阶段。其重点是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阶段。其重点是按现代化城市要求,构筑现代化城市的框架。
(2)上海“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上海从1984年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1986年,上海市正式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是以上海城乡为整体,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保证上海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工农协作”是指城乡工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经济联合,通过合资经营、合股经营等形式兴办工农联营企业,逐步形成经济协作网络,使城乡经济呈现出城乡协作、优势互补的局面。
(4)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南模式。苏南是指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一大批小城镇脱颖而出,成为联结城乡的枢纽,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四、农用土地整理现状及模式分析。
由于当前城乡一体化中主要是以农用地整理开发为主。农地整理作为有效补充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1.农用地整理的经营模式是指农用地整理的社会实现形式。其简单地表现为农用地整理的组织形式。目前,根据各地整理的经验。土地整理的模式主要有一下几种,是按照参与土地整理的主体不同来分类的:
(1)农户整理、政府适当补偿模式。这种模式广泛被农村采用,适用于开发范围较小、工程量不大的农村闲散地和田间地夹零星荒地的开发。其特点是:一是整理者在整理过程中会尽最大努力保证土地开发的质量:二是整理费用小,投入的主要不是资金而是劳动;三是政府可以适当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来完成;四是整理的技术要求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