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创新群众工作(2)
2015-12-24 01:12
导读:再次,群众工作的能力不适应。一是时代条件的变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对党的群众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亟待创
再次,群众工作的能力不适应。一是时代条件的变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对党的群众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亟待创新。执政党的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能停留在民主革命和计划经济时期,要正确处理群众工作与依靠制度和政权的关系,正确处理群众工作与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变的关系,适时实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和与时俱进。
三、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创新群众工作的着力点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必须实现党的群众工作的创新。主要是要实现群众工作的观念创新、制度、机制创新和能力创新。
首先,提高和更新全党对群众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创新群众工作的自觉性。
一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产党执政的本质与群众工作统一的高度理解党的群众工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在党和群众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得以巩固和加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是在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得以进行和实现的。党的领导权威大小、执政水平高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果和成效,与党的群众工作状况及党群关系状况,呈正比例关系。这就要求执政党对群众工作比革命时期都要更为重视,并实现全面、深刻、系统的政治认知。
二是从共产党执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变对创新群众工作的迫切要求上把握党的群众工作。共产党执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基本途径。在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共产党执政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机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机统一;依法治国与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人公地位和意志有机统一;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变与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有机统一。共产党执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变与群众工作创新的有机结合,正是共产党执政理国的政治逻辑的根本要求。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其次,运用执政优势、政党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创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群众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
一要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的群众工作,应当是在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