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政治文明建设的几个问题(2)
2015-12-27 01:01
导读:列宁认为,政治和社会变革之后,还必须实现经济变革和文化革命,才能“成为完全 社会主义国家”。他所说的“完全社会主义国家”(注:《列宁选集》
列宁认为,政治和社会变革之后,还必须实现经济变革和文化革命,才能“成为完全 社会主义国家”。他所说的“完全社会主义国家”(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 社,1995年,第774页。),实质上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社会物质、政治 、精神三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当然,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马克思、列宁等没有 能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人们在实践中进行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当然,这一过程是在不断同各种政治不文明行为进行斗争的曲折 过程。
我国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1 978年以前,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认识上、理 论上一直没有完全搞清楚,犯了一系列错误,主要表现在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 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成敌我矛盾,造成了千百万冤假 错案。1957年反右派,十年文化大革命,都是对人类文明、中国文明的摧残。出现各种 政治不文明行为,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历史原因,就是中国长 达两千年封建专制国家,封建迷信盛行,缺乏民主制度、民主传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 邓小平就指出:“假如说中国是一个半封建的缺乏民主的国家,则反映到党内是:共产 党员一般缺乏民主的习惯,缺乏民主政治斗争的常识与锻炼。……某些同志的‘以党治 国’的观念,就是国民党恶劣传统反映到我们党内的具体表现”(注:《邓小平文选》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纠正了“左”的错误,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979年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 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8页、第322页。)邓 小平还反复强调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命题。这一论断科学地指 出了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辩证关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邓小平生前没有提出和论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但是,广东的社会科学工作 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进行了初步 研究。1986年到1987年,《学术研究》杂志发表了一批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论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广东和全国一些学者又在一些专著和教材中论述了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
作为共产党领导人,第一次提出论述“政治文明”是江泽民同志。他在《在全国宣传 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论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时,使用了“政治 文明”概念:“我们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