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研究(2)
2016-01-28 01:01
导读:第一,完善权力结构,加强日常监督,建立预警机制。完善权力结构,使各种权力形成制约,使之成为结构合理,管理科学,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封闭式权力运行体
第一,完善权力结构,加强日常监督,建立预警机制。完善权力结构,使各种权力形成制约,使之成为结构合理,管理科学,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封闭式权力运行体系。在这个结构中,权力不仅相互制约和作用,还要将对权力制约的着力点由事后惩治向事前监督转变,不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
第二,进行必要的分权制衡。权力必须分工制约,排斥绝对权力,做到权责相符。简政放权,把一个部门、一个岗位负责一项职能,行使某项权力改为多个部门、多个岗位、多人交叉负责行使某项权力,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同时要尽量减少管理环节和层次。
第三,从实体到程序严格控权。程序控权,即通过程序控制国家权力,是与实体控权相对应的一种理论构想和实践范式,也是对实体控权理论和实践的一种超越和升华。实体规范能否得以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程序性规范的执行。程序控权作为一种控权模式,因具有可见性、先发性、补遗性等特征,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传统的控权模式的基础上,加之与程序控权将有利于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控制。
第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凡是能够公开的用权行为,都要向群众和社会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通过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可以减少自由裁量权,使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广泛监督,有效防范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要通过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政务公开的原则、范围、方式,增加人民对政务的了解,以便于监督。
第五,建立严密的监督网络,延伸干部监督的触角,提高监督的效能。在不断完善党内监督的同时,要加强人大监督的力度,确保人大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包括人民政协,群众团体,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进一步整合纪检、检察、组织、审计、财政、信访等部门对干部勤政廉政的监督信息资源,增加监督的透视点,从对干部8小时内的监督向8小时以外延伸,从干部的工作圈向生活圈延伸,前移监督关口,多角度监督、多侧面考察干部勤廉表现,公布干部监督举报电话号码、电子信箱。通过举报电话和干部监督网,随时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和举报,保证干部监督渠道的畅通,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力量,形成监督合力,以更加有效地监督权力的运行。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人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2]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EB/OL).(2008-6-22)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22/content_8417974.htm.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 温家宝.全国人民代表人会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2008年3月5日.
[5] 毛细荣.论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法律对策.求索.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