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
2016-05-11 01:04
导读: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工程硕士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府是教育的提供者和购买者,提供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府是教育的提供者和购买者,提供研究生教育的经费和学生的学费,制定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及确定专业设置和招生限额。而工程硕士教育直接面对企业,为企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企业与个人的投资也将越来越成为工程硕士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作为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高等学校必须充分考虑投入的回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他们的关系将逐渐变为提供者与购买者的关系。这就要求工程硕士教育应从高等院校的集中于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三大活动领域逐步转变为关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上来。因此市场化——作为市场经济时代的重要概念,应被引入工程硕士教育中。
一、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的概念及环境
1.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的概念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高等教育市场化定义为:“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1](p109)根据OECD的界定,我们可以认为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应是一个引入市场机制的过程,使工程硕士教育更具竞争性、自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使工程硕士教育向分权化、增强竞争性和引入经营方法的趋势发展。具体地表现为三种形式:
其一,适当下放举办工程硕士教育的自主权,同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评估体系,以“具有竞争力的独立的提供者”[1](p109),取代垄断的政府提供者,从而增加市场的导向性,使高校具有迅速对市场作出反映的广大空间。
其二,办学经费从直接来自政府资助,向依赖需求方投资转化,这种需求依赖性除了使高校重视成本核算外,还要求工程硕士教育调整过去只关注政府要求和政策,创造各种条件关注和满足企业和个人的多种多样的需求,提供更优的教育服务。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其三,要求工程硕士教育具有竞争机制,关注知识、技术与企业内部经验的高度综合,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上,追求知识价值,获得高层次、高效益的经营效果。
2.工程硕士教育的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的前提。一方面,工程硕士市场环境快速变化是由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创造的,它成为“拉动”环境变化向前进的力量:随着本科扩招后的毕业生人数增多,研究生教育的需求矛盾将更为突出,如2003年将有220万的本科毕业生,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到20万,能够继续深造者将不到10%。与此同时,在研究生教育中,“厂矿企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大约5%是研究型人才,而大约95%左右是从事生产、设计开发、经营销售和管理类的人才”[2](p1)。尽管1997年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从最初的9所院校招生数1774人发展至今,已有123所院校,在校生人数达30000余人,发展速度、规模之快,居于11个专业学位之首。但由于我国专业学位起步较晚,况且目前每年各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数量,仅占当年研究生培养总数的12%左右,与社会需求尚有很大差距。而“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全部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的55%以上,”[2](p2)因此,工程硕士教育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培养单位内在的创新动力,不断“推动”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首先,工程硕士教育直接面向企业与工程建设单位,与社会市场联系非常密切,对于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较为敏感,有条件对于新出现的社会需求做出及时的反映;其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办公室通过逐步下放工程硕士的招生限额,扩大高校办学管理权限,使各培养单位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工程硕士教育办学规模和特色,制订自己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
工作计划,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保证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质量,自主增强自律意识,办出自己的特色,使不同学校在社会需求的不同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再次,工程硕士生源与资金市场的不稳定性,也引起了工程硕士教育市场的竞争,促使新的改革和实验不断涌现,迫使培养单位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改善服务来引导市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市场环境下的工程硕士质量
1.适应性:工程硕士质量的本质属性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认为,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即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对环境变化做出最快反映的。“是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际用人部门的需要是衡量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2](p3)也是使企业和个人投资效益实现最大化的根本保证。
工程硕士的适应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由于企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工业社会大批量生产的方式逐渐被淘汰,灵活多变、适应性强、个体化的柔性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如果说前几年培养的工程硕士质量是“产出质量”——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我们已习惯于这种计划模式下的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同步化的培养方式,那么,市场经济下工程硕士的质量则应是“适应性”质量,无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外资、合资、抑或是私有、个体的小企业、工程建设单位等,不同的投资团体、企业和个人,其需要是复杂的和多样的。因此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具体标准应是多方面的,弹性化、柔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应是市场经济下工程硕士教育的显著特征。
其次,市场经济下企业应用型人才的职责已经大大拓宽,超越了纯技术范围,一方面他们必须解决技术问题,即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关键的核心的纯技术问题,另一方面,他们需要考虑
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问题对于设计和制造过程的约束,即必须考虑社会问题,在由技术进步引发的社会问题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工程硕士的通识化教育也应当引起重视。
总之,市场暗含和确立了质量标准,只有不断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才是工程硕士质量的本质。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技术创新:工程硕士质量的核心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中国加入WTO,需要一大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来提升我国企业的品质。因此工程硕士教育应当将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质量的核心,才能使得工程硕士教育的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其核心是新观念、新思想的商品化。具体说就是将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得以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结合企业的发展,工程硕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着重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资源、新的知识与新的技术提供新产品的能力,就是说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市场的敏感与将它们密切结合起来的能力。
第二,对企业的产品不断更新改造,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功能,便于使用,更加适合消费市场的需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更新产品,使产品不断换代的能力。
第三、能够用新技术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不断更新改造,开辟新的生产资源,使生产过程更加合理先进,以减少资源的消耗,保证产品的质量。
第四、能够用新知识不断完善企业的组织行为,使企业的整体运转更加有效。
三、竞争是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的关键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最终要由市场来检验,因此,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竞争在促进提高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要强
化学校的竞争意识,扩大学位授予单位的办学自主权。要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育质量。”[3](p4)市场的规则是竞争,竞争的关键是质量。像任何一个产业一样,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也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提高,竞争以后大家才会注重声誉,才能创出品牌来。若仅靠计划,学校和教师没有为企业培养一流的高层次人才,建设一流的工程硕士教育的内驱力和相应的素质,试图用计划教育的土壤来培育市场经济之花是不现实的。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竞争导致了生源市场的倾向性
在计划模式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按照高校的学科设置、研究生规模等办学条件下达招生限额,批准设置工程领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工程硕士教育形成了绝对的卖方市场,高校所考虑的是如何向政府争取更多的招生名额和工程领域,很少关注工程硕士本身的特色和质量问题,更多的是按照培养工学硕士的惯性培养工程硕士。
经济领域的实践将对工程硕士教育有很好的启迪:只要能把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质量问题就会相应地有所保障。尽管工程硕士教育有广阔的生源市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生源就如同市场上的闲散资金一样可以通过市场来进行优化配置。一所院校要在这个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就必须注意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如果放开各高校的招生限额,在管理上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必然产生对生源数量和质量的激烈的竞争,迫使高校居安思危,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竞争的结果,导致生源市场的倾向性,将使有限的生源市场的份额在各高校间进行重新分配,有可能会使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单位面临无人可教的尴尬与无奈,使一些高质量的培养单位拥有了市场和效益。
2.竞争造成了文凭事实上的不平等
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是举世闻名的,为我们提供了市场经济下保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成功范例。伯顿.克拉克把高等教育市场分为较好的市场与较多的市场。“美国一些历史悠久的私立大学立足于较好市场,在高等教育急剧扩张的时期,仍能坚持极为严格的新生选拔标准,严格控制招生的数量。而一些大学和学院,主要是州立大学则立足于较多市场,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担负了重要的使命”[3](p182)。美国高等学校所提供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正如阿什比所评价的那样:“初看起来,这似乎是体制上的弱点,但从长远来看,这恰恰表明它对美国的环境具有很有价值的适应力。社会上所要求的合格标准,并不都是学术上所力求达到的合格标准;学校所发放的廉价证书,正像市场出售的廉价汽车一样,是具有它合法市场的。这种市场在任何方面都未尝损伤优秀院校的质量。相反,胸无大志的学生被那些标准较低的大学吸收去了,正好可以保证那些享有国际声誉的学府的高标准。”[4](p12)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实际上,目前我国不同院校、不同领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在
就业市场上的价值已有很大的差别,这对生源市场有极大的反馈作用。对于工程硕士教育而言,在国家统一颁发文凭的前提下,已经造成了文凭事实上的不等价。使培养单位对自己的文凭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和危机意识,让市场这架天平通过不等价的文凭作为砝码称出各个院校工程硕士质量的高低。不同高校的工程硕士文凭,就像企业商品的商标一样,接受市场的检验,检验的信息又很快地反馈到潜在的工程硕士教育的投资和消费者那里,左右着他们对培养单位的选择。毫无疑问,那些不被社会和市场认可的高校很难再吸引到理想的生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
3.质量的持续改进
强化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市场意识,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根本的落脚点必然体现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位论文等具体环节上持续的改进。在不同工程领域相应的培养方案,不同企业和个人合理的设置课程的基础上,更应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等三个方面给予关注,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跟上市场的变化。
首先,技术的迅速进步和企业高层次人才职责的不断扩大;企业中几乎所有的技术、市场、工艺都凝聚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我国高校以学科专业为主线组织教学和科研,而企业需要的是以产品为主线的技术研发,因此,在课程体系上,应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的特点,在任课教师和论文指导教师的安排上,需要多学科甚至需要几个学校或企业的教师的多方面协作。在课程的讲述上,侧重讲事实,主要使工程硕士生弄清是什么,有什么用,强调实用性、综合性,目的是使他们应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使知识有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其次,特别强调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解决由企业实践提出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工程硕士生必须认识企业,明确企业的技术需求,学习作为一个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员应有的职责,即学会推销自己的想法,证明它的价值,从而寻求企业和企业导师的合作和支持。同时,依据这一项有技术价值的企业课题,评价本人所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在可能的时间和资金限制内进行
项目管理。在学位论文进行的过程中,还应研究市场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经济财政方面的考虑,设计应达到的生产率。因为这些因素影响着技术的决策。
最后,“由于我国专业学位起步较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2](p4)合理的培养方案,良好的课程设计,需要教师的具体实施,有价值的学位论文选题,需要导师的具体指导。因此,要培养出有科学基础,能进行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无论是指导教师或是任课教师,本身必须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即有丰富的设计开发经验及相关的实践技艺,而这种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并不是偶尔在企业呆上一段时间就能发展起来的,需要教师在大学科研与工程专业实践之间平衡使力,持之以恒。更何况我们的一些教师本身根本就没有
工矿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这种从未下水的“游泳教练”,又怎么能教出高水平的游泳健将呢?
总之,市场经济下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应当是通过生源市场、资金市场在高校之间优化配置生源和资金,将高校办学置于一定的风险地位,强化办学主体的市场竞争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和保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目的。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与时效性的特点,而市场机制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协调将是通过对高等院校的办学行为的缓慢渗透而实现的。因此,建立工程硕士教育质量市场调节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从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的研究与实践入手,探索经济转型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也已成为必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