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浅谈 林舒
【摘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分析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加强财务管理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中小学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管理,而财务管理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中小学的财务管理对于正确筹措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促进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随着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中小学校要建立起一个有利于中小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财务管理制度。
一、中小学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文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教育事业中,中小学教育具有更高的战略地位。
2、宏大的事业规模。中小学点多、面广,在我国各类事业单位中最多、整体规模最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中小学40多万所,在校学生2 亿多人。
3、事业支出大户。在诸多事业发展投入中,教育是大户,而中小学教育又是教育投入大户中的大户。2008年全国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中,中小学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9509.62亿元。
4、独立核算的单位。就每一所中小学来看,虽然其办学规模有的很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此,中小学也必须以校为单位进行核算,以反映投资状况和投资效益。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一是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或是半路出家,或是由学科教师兼职,专职财务人员很少,会计基础知识薄弱,对有关制度不够熟悉,理解不够透彻,特别是对会计科目的运用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如对择校费、借读费等预算外资金上缴财政专户,并经财政拨返回的资金没有按类别进行明细核算,而是将所有预算外资金全部作为事业收入进行核算;二是理财意识不强,许多学校领导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争取上级拨款积极,但忽略资金的使用效率。会计习惯于做好核算等日常工作,财务管理在工作中所占比重小,在讨论学校有关财务管理问题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为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不便;三是长期的上拨下用、多拨多用、少拨少用的财务核算和经费分配管理习惯,仍深深地影响着目前的学校会计和管理工作,财务部门其职能也仅仅是简单的报账及收费等事务性工作。
2、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一些学校没有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账账、账卡、账物不符,对购入的教学仪器设备、办公家具、固定资产等管理不严,保管不善,存在资产损失现象,保管员没有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的分类标准登记实物账,对清理出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办理核销手续,以保证账实相符;有的教学楼已投入使用多年,但仍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导致固定资产不能按时准确入账;房屋装修、设备购置等求好求新,装修高标准、设备高性能、使用低效率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学仪器设备尚未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就提前申请报废或捐赠出去,再重新申请购买配置更高档的设备,造成部分国有资产损失。
3、部门预算的编制缺乏计划性和准确性。部门预算已实行多年,但学校在编制时对预算支出项目仍比较粗,尤其是业务费、修缮费、购置费项目,有的没有详细列出支出的时间、内容、金额;有的与实际情况不符,只是为了平衡预算而列支。按规定,没有预算的项目将不予列支。有的对学生学杂费、借读费、择校费、住宿费等预算外收入的估算不准确,从而影响财政部门的返拨,如果实际收入比预算多,超出财政预算部分将延迟返拨给学校。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杨丽志,试论中小学财务管理的规范化【J】,吉林教育,2007,11
【2】刘翔春,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