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会计代理制”分析务管理毕业论文(2)
2013-08-21 01:04
导读:(四)以财务电算化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农经信息化管理水平 按照农业部财务电算化试点工作的要求,该市自1999年开始,承担了农业部农村财务电算化试点工作
(四)以财务电算化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农经信息化管理水平
按照农业部财务电算化试点工作的要求,该市自1999年开始,承担了农业部农村财务电算化试点工作,将村级账务记载、审计和财务公开等全部纳入了微机管理,初步实现了传统手工记账向电算化转变。从2002年起又在省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以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经信息化工作,将农村财务电算化的内涵式管理推向了全角度、化、外延式管理。与农村财务管理相互关联的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管、农经统计、村级财会人员管理等都纳入了信息化管理的范畴。工作中,突出抓好了“五个到位”。一是机构和人员配备到位。依托乡镇经管站组建了农经信息服务站,专设了办公场所。县、乡、村三级配备了专职农经信息员。二是软、硬件配备到位。该市统一为乡镇购置了电脑、打印机和专用软件,建立了专用信箱,乡镇配备了专线电话,接入了宽带网。三是操作办法到位。选取部分乡镇进行了试点,对示范乡镇在软硬件配置、联网和信息发布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扶持,为面上工作铺开提供了样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绵阳市农经信息化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县市区也按市里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际细则和
工作方案。四是工作到位。将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量化落实到站、到人,明确了责任,使整个工作环环紧扣,稳步推进。五是检查指导到位。市、县两级经管部门,深入第一线,加强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外,以《农经信息化工作简报》的形式,介绍好经验、好做法,通报村级财会管理的有关情况,促进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建设。
二、案例分析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绵阳市推行的是以农村财务乡镇管理中心代理为主要形式的村级财务会计代理模式,配合这种模式,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创新性地选择推行了不同特点的会计任职形式(如会计本村任职、异村委派、会计代理、联村记账等),强化了对农村财会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该市在创新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方面采取了以下的成功做法:一是实行了以农村财务乡镇管理中心代理为主要形式的村级财务会计代理模式,对资金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严格落实财务公开的相关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民主理财的质量,大大提高了财务公开的村庄数量,使实行经常性财务公开村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
二是改革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办法,推行会计职业化管理,不仅解决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聘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依附性强、稳定性差等问题,而且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规范有效的考核评价,激发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助于他们养成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农村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以解决农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征占用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进行专项检查、开展村级集体资金专项审计、解决落实村级经费保障、综合治理信访案件等方式,不断拓展农村财务管理内容,有效提升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四是通过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大大提升了农经信息化管理水平。该市在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值得其他农村地区学习和借鉴。●
[1] 毕于乐,王玉霞,吉品.推行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J].农业网络信息,2006(l).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 陈鹏.会计委派园地又开新葩[J].财税与会计,2001(2).
[3] 陈少婷,蔡壁洪.“村账镇管”模式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东农业,2006(2).
[4] 崔国平.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2007(5).
[5] 崔国平.对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再思考[J].农业会计,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