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集中财务在我国的实现模式务管理毕业
2013-10-23 01:12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论现代集中财务在我国的实现模式务管理毕业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论现代集中财务在我国的
论现代集中财务在我国的实现模式
一、现代意义上的集中财务
在网络通讯技术出现以前,企业集团如果在地域上相距甚远,实现集中财务是十分困难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这种先进高效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得以实现。网络为财务信息更大量、更快捷、更有效地传输提供了技术支持。
集中财务是指企、事业单位集中进行会计核算或财务管理的一种先进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这里的财务是指广义上的范畴,包括会计和财务。这种先进的会计管理模式目前已得到广泛运用,世界排名前500强公司中实现财务集中控制的占80%,我国也有不少行政事业单位采用了这种核算形式(1)。1970~1980年代,我国企业中出现的厂部对下属各车间或班组生产成本实行统一的会计核算就是一种早期的集中财务形式。
基于网络环境的现代集中财务管理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工作一级核算组织形式有着显著不同,体现在:一是实现的基础不同。传统的一级核算是建立在手工处理方式的基础上,而现代集中财务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Internet/Intranet网络通讯基础之上的。网络会计对会计核算产生了突破性的影响,它使会计的及时核算有了保证,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会计期间内划小期间成为必要。二是集中的主体不同。传统的集中核算仅限于单一法人主体内部上级对下属各部门或分支机构的集中核算,不超过独立法人主体的空间范围;而现代的集中财务可以是不同法人主体的集中,如母公司对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财务进行集中控制与核算。三是集中的目的不同。传统意义的集中核算侧重于会计核算的职能,目的是统一核算标准,提高核算效率,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而集中财务除了能够实现以上目的之外,还能发挥加强财务监控,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等作用。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二、集中财务在行政组织实践中的模式及评价
(一)财会集中核算模式
承担集中核算的机构大部分是财政部门成立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一律取消会计岗位,撤销银行账户,其现金、转账、汇兑等资金结算和行政经费、事业费、专款的拨入支出、往来款项的收付以及日常会计核算监督、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统一由会计中心办理和承担,各单位根据业务量的大小配置1至2名报账员,具体办理本部门、本单位报账业务和备用金管理。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最直接地表现为加强了会计基础管理,如规范了发票或收据的管理,加强了现金控制,规范了会计支出程序等。从财政的角度来讲,核算中心集中了财政资金,有利于政府对财政资金进行调控。另外,集中会计核算对于私设小金库等现象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加强了政府廉政建设。但从各地运行情况来看,财会集中的核算模式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是易造成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脱节。会计集中核算以后,虽然核算中心每月为单位提供一次会计报表,但对单位及时了解财务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也有些会计人员误以为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无需行使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作用,导致单位内部经济业务活动缺乏有力的监督。二是削弱了会计内部监督职能。实行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只起代理记账的作用,拉大了会计人员与核算单位的距离,核算中心整天忙碌在报账记账的具体事务中,难以充分了解各单位经济业务的性质和缘由,因而也就很难对各单位内部经济业务和财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从而使会计信息为本单位的管理决策服务受到一定的限制。会计人员成为“账房先生”,核算中心成为“计算工具”。会计人员与单位领导之间缺乏沟通,不利于会计工作的开展。三是会计责任的对象不明确。《会计法》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责任,但对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出现的违法会计行为,是由会计代理记账机构(会计核算中心)负责还是由单位负责,是以一方为主还是共同负责却没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