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权益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认为明晰的产权关系是处理权益资本结构中各利益主体利益的基础,也是形成企业内在动力机制的基础;分析了权益资本结构中权益主体构成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否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不出资而应该拥有产权的观点;研究了国有企业在产权虚位的情况下对企业价值的损害。 权益资本结构是企业各利益主体对企业利益要求权的构成形式,包括企业的所有权的构成。企业的理财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在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经营者利益、职工利益、政府利益按照风险、贡献与报酬相权衡的原则实现均衡的条件下实现。企业只有建立合理的权益资本结构,才能保证企业在各利益主体代理冲突最小、代理成本最低的状态下运行,企业价值才能够达最大。一、 企业产权的构成形式与企业价值 1.产权的归属主体不同,影响企业的动力的程度 如果我们将企业效率视为企业价值的一个函数,就是说,企业效率越高,企业价值越大,那么,企业产权的构成就是影响企业效率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的一个因素。 众所周知,所有权具有排他性。这种资源的独占性是驱使资源的拥有者将资源用于价值最高的投资项目的强大激励源。所有者有权决定他所拥有的资源的用途,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与成本。获利和规避风险、收回投资都会成为所有者的经营动力。而且,所有者对于企业拥有剩余收益的全部索偿权,因此,在产权具有明确归属主体的企业,资源向价值更高的用途流动的动机就非常强烈,由于产权归属明确,收益归己,成本与风险自负,节约成本和规避风险、增加盈利来提高企业效率就成为所有者的追求目标。进而可以提高企业价值。相反,如果企业的产权没有明确的排他性,内在的动力机制相对弱化。比如,传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其产权的归属就不具有排他性的特征,这种企业的产权是全民所有,其结果是由于全民并不能真正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不可能拥有具体的财产股份,使得企业的产权如同虚置。尽管我们历史上曾经采取多种让利放权的措施试图通过激励措施来刺激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是,事实证明,没有合理的产权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企业的生产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国有企业普遍出现的亏损现象就是明显的例证。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的真空状态,是造成企业生产效率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企业资源所有权的虚置,名义上的所有者不可能拥有资产的单独占有权,企业的经营者也不可能形成强烈的动力去实现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因为剩余收益的归属权属于国家,企业的经营者不会是占有剩余收益的,同时,经营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是属于国家,收益和风险的归属决定了这种所有权的虚置所导致的后果是企业效率的偏低。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的代表是政府,政府的投资如果失败,对制定投资方案的决策者的利益丝毫无损,这就是产权的排他性不明确的后果。 所有权的可转让性是提高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根本保证。市场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为产权的自由流动创造公平交易的机会,并且对企业的价值予以定价,这也是企业存在的一个原因。所有权的可转让性为资源流向更高的生产力的所有者提供了激励。例如,甲经营的企业的年净收益为10000元,而如果乙经营该企业每年可获净收益为15000元,假定要求的报酬率为10%,乙的出价将是150000元,而对于甲,只要售价高于100000元,甲就有足够的动力出售该企业。可见,所有权的转让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高。在原甲经营时,企业的价值为100000元,而转让为乙经营后,企业的价值上升到了150000元。因此,产权的自由公平的交易,是保证社会资源优化和提高企业价值的必要条件,失去了可转让性的产权,是凝固的甚至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产权的可转让性相对弱化,甚至是凝固的,这对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极其不利的。 2.产权主体不同,企业的交换效率及生产效率就不相同,进而影响企业的价值的不同 我们首先考察私有产权。私有产权是归属于个人的产权,即将权力和利益界定到个人的一种产权形式。在私有产权下,资产的隶属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转让权完全归属于个人。未经所有者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合法地使用或影响合法产权拥有者的所有的物品的物质形态。私有产权之所以在世界上广泛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私有产权能够促进交换和生产的效率,并且是个人自由的基本条件。根据李嘉图著名的比较收益原理,在一个知识扩散的社会里,要使生产专业化的分散协调得以顺利进行,人们就必须得到有保障的可转让的私有产权,即以双方同意的价格,用较低的交易成本对生产资源和可交易产品进行转让的权利。这种扩散信息的制度,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降低更多的产品成本。私有产权之所以能够促进交换和生产的效率,还因为:第一,私有产权较之公有产权具有更强的动力去寻找带来最高价值的资源的使用方法。比如,我们使用家庭的写字台可能就比使用属于学校的课桌要小心的多。再如,私人投资的企业当由于经营的商品市场上难以找到理想的消费者时,私人业主可能比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个全民所有的一分子要焦急地多。这也就是我国改革几十年来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而国有企业经济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显然,二者的获取资源使用的最高价值的驱动力不在同一水平上,由此产生的竞争的活力当然也就不同;第二,私有产权的所有者较之公有产权的所有者对于产权交易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差异,前者比后者有可能会更为重视得多,由此导致私有产权与公有财产的价值量的不同,较强的私有产权要比较弱的公有产权更具有价值。比如,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领导公款出国的动机可能比个人出资出国的动机要强列得多。第三,私有产权能够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因为私有产权具有强烈的对于经济主体的行为的激励机制。企业所创造的剩余收益归属于产权的所有者,为获取有限资源能够创造的最大剩余收益,私有产权的所有者就必须将资源投入于成本最低而售价最高的产品项目上去,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政府产权是指代表公民负责管理的一种产权形式。政府产权的代表者是负责管理社会的特定的政府机构的官员。政府有履行社会职能的职责,其目标函数应该是实现整个社会的福利最大化,但个人的函数则含有巩固或晋升职务、增加薪金和闲暇时间等。对于政府拥有产权的企业而言,由于产权的公有,对企业经营者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所有者的约束,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只能来自于政府任命的产权代表者及经营管理者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从这个意义上观察,我国国有企业是否有所作为“关键是企业的领导班子”的提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