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及政策选择(1)务管理
2014-01-10 01:02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及政策选择(1)务管理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常常受到融资困难问题的困扰,在创
摘 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常常受到融资困难问题的困扰,在创业早期尤其如此。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早已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及在融资方面的需求,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国际比较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与作用早已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所反复证实。在我国,中小企业不但在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而且在产值、税收以及容纳就业人数等的比重上也逐年增长,地位日趋重要。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不但在贷款融资的比重上不占大头,而且面临诸多困难,制约了发展,影响着中小企业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作用及融资中的主要问题
据统计,在我国134.6万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8%,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0%,销售收入的57%,出口总额的60%,对GDP增长的贡献接近60%。在全国2,377万个体工商户中,私营企业达243万户,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万亿元,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70%以上。
在就业方面,中小企业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的贡献更为明显。我国工业部门1.5亿就业人口中,在中小企业中就业的就有1.1亿人以上。从1990年到2000年间,城镇个体和私营经济吸纳的就业人口分别从614万人和57万人增加到2,136万人和1.268万人,分别增长3.48倍和22.25倍。可以说,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压力仍将十分巨大。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也走在了前列。国家发改委2004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约65%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虽然很大,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在金融系统贷款融资所占的比重却很低,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极不相称。据2005年年中银监会的统计,银行贷款向大客户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中小企业贷款所占比重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在全国十七家最大银行中,贷款余额亿元以上的大客户数量比重不足0.5%,贷款余额比重却超过50%。而创造全国近60%GDP的中小企业,占主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重仅有16%。
在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上也远未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即使在天津这样的沿海大城市,也有近8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未承担过任何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或没有得到过政府资助,近40%的企业未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过科技创新合作。超过50%的企业不了解政府的科技资助政策。企业主要以自有资金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经营活动。虽然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不断出台,如国家经贸委于2000年7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02年6月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家计委出台了《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若干意见》,2005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包括金融系统在内的各部门都在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而且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已经形成。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审视就会发现,不少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并未解决,“国民待遇”并未落实,在贷款融资过程中常受“信贷配给”的影响,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二、中小企业的特点与发展空间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目前,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我国2003年7月颁布的标准,列出了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仅以职工人数为例,工业企业少于2,000人、批发零售业少于500人、住宿餐饮业少于800人的,就都属于中小企业范畴。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数量巨大,涉及的行业也十分广泛。在提倡企业做大做强、形成经济规模的今天,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