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预算管理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务管理毕业论(3)
2014-02-16 01:09
导读:四、实施预算管理应重点注意的 1.预算管理工作要建立单位、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提
四、实施预算管理应重点注意的
1.预算管理工作要建立单位、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任务。因此,要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并确定预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为各单位、部门的行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2.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营业收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中枢环节,它上承市场调查与预测,下启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经营活动计划。营业收入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成本费用预算是预算支出的重点,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它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管理的水平。现金流量预算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面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没有先进的现金流量预算,整体预算管理将是无米之炊。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特别是对资本性支出项目的预算管理,要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这里的“入”一方面要从过去自有资金的狭义范围拓宽到举债经营,同时又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杜绝没有资金来源或负债风险过大的资本预算。
3.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切实抓好“三个结合”。
第一,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从全面加强成本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两方面着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
第二,要同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相结合。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经营策略、强化企业管理。因此,必须围绕实现企业预算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预算一经确定,企业各部门和单位在生产经营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济活动。企业预算的执行机构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季、月滚动预算,并建立每周资金调度会、每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等例会制度。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并且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企业管理的方法策略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全过程中,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第三,要同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跟踪、控制的
系统工程。为了确保预算各主要指标的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绩效考核。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者、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从而使经营者、职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