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案例点评宝钢广开增效渠道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1、适应企业外部环境,提高信息管理水平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外部条件,如有关的法律环境、金融环境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一般来说,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不为企业所控制,但其对企业经营的重要影响不亚于流水之于游鱼。因此,在处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时,企业的基本方针应该是“适应”,即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根据新的情况随时修订企业的经营策略与实施方案,在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做到“适者生存”。正如宝钢经验显示,他们不仅尽量开发蕴含于“国有大型支柱企业”特殊无形资产中的潜在价值,充分利用各种优势、优惠条件,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友好的外部环境。而且总能对各种政策变动、市场变动以及企业与环境的相对变动作出迅速反应。宝钢的增效渠道中,小到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如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所带来的政策效益;大到为适应市场新变化和企业新发展进行资产重组而获得的规模效益、结构效益,得益于企业对其外部环境的广泛适应。
当然,尽管外部环境大多对企业不具有可控性,却并不意味着企业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被环境牵着鼻子走。这里的“适者生存”更要求企业积极、主动地快速反应,甚至事前预测各种环境的变化,以动制动,以变制变,抢占企业经营之先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并维持其竞争优势,超越“生存”的初级层次,至“发展”之高有境界。宝钢的经营者显然也深谙此道,从而在预测信息的支持下,提前变动企业外汇使用政策,先花额度,后花外汇,环境未变而我已变,实现了外汇保值。仅此一项,就获取直接创汇效益达14.4亿元。审时度势,随境应变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企业经营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积极适应,还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水平。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能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制定相应对策,谋求企业更大的发展。这方面,宝钢的优势也很明显。它与政府、银行、财政、税收、新闻机构等的良好关系自不必说,其业务采购、销售、库存及财务管理等也早已实现计算机动态管理,及时反映市场与企业内部情况,其信息管理水平在国内堪称一流。
2、坚持企业规模经营,树立拳头产业品牌应该说,规模经营所带来的“1+1>2”的规模效益早已为企业各界所熟知。然而与之相应的,对企业经营同样充满诱惑的还有:多元化经营旗帜下的著名理论“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及企业家在利益驱动下总是希望进入那些所谓的高效益行业的“这山望到那山高”心理。尤其是在企业经营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后,这时企业已经在产品市场、管理经验甚至资金等方面具有一定实力,便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二次创业怎么搞?再生产再投资方向何在?不少企业自认为已经享尽规模效益的好处,总觉得别的行业更赚钱,纷纷广泛涉足各个行业,实施所谓“供产销一条线、科工贸一条龙、跨地区、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其结果有目共睹,成功者罕若凤毛麟角,更多的企业不仅没能在“最赚钱的行业”中分得一碗羹,更是眼见自己在本行业捧得牢牢的“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落得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