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传统体制下的国家财政与国家控股企业财务的关系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国有企业机制的转换,国有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转变。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财政与国家控股企业财务的关系是:因国家投资而形成的相互紧密联系的调控与被调控的关系。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国家财政 国家控股企业 资金运行体系 财政调控机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财务与国家财政的关系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尽管专家们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基本取向,即国有企业财务是国家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的基础环节。而在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下,这一观点是否仍然具有真理性?就值得商榷了。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国家财政的范围问题,而且涉及到国家控股企业财务的本质及范围问题,更涉及到国家财政如何实施宏观机制问题。为此,本人不揣浅陋,冒昧提出一点不同看法,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传统认识的反思
在讨论国有企业财务与国家财政的关系之前,首先要明确我们是从理论上研究国有企业财务与国家财政的关系,而不是从工作上研究二者的关系。
国有企业财务是国家财政的基础这一观点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在那种体制下,国家对企业进行直接控制,企业从生产到消费,一切都纳入国家的统一计划之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实现的利税上缴国家财政,国家财政通过再分配又以流动资金、财政投资等形式回到企业。所以,可以说国有企业财务影响财政资金的运行。从这一角度看,国有企业财务确实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因为这一观点基本反映了当时体制下的客观情况,所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有人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国有企业财务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属于国家财政范围,例如工资基金、流动资金中的银行贷款、以自有资金形成的固定基金等,有鉴于此,所以国有企业财务与国家财政不属于同一范畴。然而由于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财务与国家财政的密切关系掩盖了二者关系的实质,所以尽管有人对传统观点发生了怀疑,但仍跳不出旧有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