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财务管理看债转股对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作用

2014-05-17 01:15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从财务管理看债转股对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作用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从财务管理看债转股对化
从财务管理看债转股对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作用 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的简称,就是指债务人的债权人将其所享有的合法债权依法转变为对债务人的投资,增加债务人注册资本的行为,它包括债权的消灭和股权的产生两个方面。债转股之所以成当前热门话题主要是由于其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经济政策肩负具有盘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促进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两大重要使命,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剥离了不良贷款和债转股后,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信贷规模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银行也将增强盈利能力。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通过实施债转股使债务变成了资本金,免去了大笔还本付息的费用,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财务状况得到改善,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摆脱现实困境,更有利于其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长远发展。本文拟从财务管理角度阐述债转股对我国银行业化解不良资产包袱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大意义以及在实施债转股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债转股过程需明确的几个方面

  (一)判断债转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是看其能否最大限度恢复企业的市场价值,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如果仅仅把债权转为股权当作一种财务游戏,不进行实质性的企业重组,恐怕大部分企业债转股后不久又会陷入亏损境地。所以为了确保债转股工作的质量,应对拟债转股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对不合理资产负债进行调整,在多种方案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前景预测,科学设计债转股方案和资产重组方案,把债转股工作与企业改革和发展真正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恢复与增强债转股企业的市场价值。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二)债转股对银行体制提出的思考及道德风险问题。

  债转股的实施自然会重新提出关于分业经营体制和向全能银行体制的思考。在《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企业进行投资,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进行分业经营,关键是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立可靠的“防火墙”,不同的业务之间相互隔开,而现在为了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可以考虑直接让商业银行自己处理决定债转股的问题,让商业银行部分持有企业的股权,成为企业的股东,从而建立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在我国采用以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原来的银企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问题是作为过渡性机构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什么动力去积极地进行债转股的努力呢?这就存在着一个道德风险问题。为防范道德风险,在债转股和剥离不良资产工作中,应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强化全社会的信用观念,对企业债转股方案中是否有效落实银行贷款、有无借机悬空和变相悬空银行贷款的逃废债行为进行监督和防范,否则处理不良贷款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还可能变得更加严重。

  (三)有关债转股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所有国家的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在银行不良资产过程中给予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非常重要。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和重组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外部环境要求最主要的方面是:有相应的立法支持,以确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和具有的权力;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以便有效顺利地剥离和处置不良资产;还要有制度创新,以改变目前体制和运作不适应不良资产剥离和处置的方面。我国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首先遇到的是现行法律法规的限制,包括金融分业管理政策的限制、投资比例的限制、国有资产处置权限、对外融资规模的限制等等。因此若要资产管理公司高效运营,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特殊的法律框架,赋予其具有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双重业务功能,不但使其能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小的成本接管银行的不良资产,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对这些资产进行重组、包装和出售,因此需要有一部适应公司运作的特别法规,对公司的地位性质,收购、管理和处置银行不良贷款业务,以及运用资本市场手段筹资、购并和重组等进行明确规定。此外政府还需在融资、税收、证券发行、境外引资、国际战略投资人准入以及各有关利益主题的组织协调方面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如果相关法律支持不足,投资者的信心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资产管理公司所进行的债务重组将步履艰难。
上一篇:试论商业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务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
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