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走向市场经济的企业财务管理--镇海炼油化工

2014-05-31 01:12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走向市场经济的企业财务管理--镇海炼油化工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镇海炼油化工股份公司是中国石化总公司控股的特大型炼油

镇海炼油化工股份公司是中国石化总公司控股的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浙江炼油厂,1983年划归中国石化总公司后改名为中国石化镇海石油化工总厂,1994年改组成为现公司。目前拥有年8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和60万吨尿素生产能力;有包括目前国内最大的26万吨级泊位在内的泊位5座,油品年吞吐能力超过2000万吨。经济效益稳步增长,1979至1996年,利税年平均增幅为32%(其中“八五”期间利润年均增幅达46%),增长速度和盈利总额都在全国燃料化肥型炼油化工企业中名列第一;销售收入在全国工业企业中排名第50位,综合经济效益在全国工业企业中排名第37位。企业国际化经营形成规模,目前每年加工原油中近80%来自国际市场,成品油30%出口,出口创汇居全国工业企业前列。股份制整体改组取得成功,成为国内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燃料型炼油化工企业,企业净资产由上市前的15.52亿元增加到1996年底的53亿元。1997年初,该公司被中宣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石化公司相继树立为国有企业的先进典型。

  镇海炼化公司的成功,是与他们在财务管理领域的锐意进取分不开的。该公司多年来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努力,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这中间也伴随着观念的转变。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财务管理,同样首先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在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镇海炼化公司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他们牢固树立了市场观念、利润观念和以财务管理带动其他管理的观念。

  (一)市场观念

  积十多年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之经验,该公司深感过好市场关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国企发展的必胜之路。因此,公司经营战略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勇于率先搏击国际市场,敢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化。22年来,镇海炼化遇到过其他企业一样的困难,如原料供应不足、生产吃不饱、缺少资金、技术,新项目上不去,成品油没有销路、压库等。然而,炼化人不等不靠,面向市场找出路,在全国石化企业中较早地主动进入市场,并成功地完成了“四级跳”:第一跳,80年代初期,以率先加工国内高价油为标志,在全国炼油企业中首先突破原料国家供、产品国家销的计划经济模式,主动闯入了国内市场;第二跳,80年代后期,以率先为外商代加工进口原油为标志,走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第三跳,90年代初期,以率先取得部分外贸自主权为标志,开展进料加工产品复出口业务,更直接地参与了国际市场的竞争;第四跳,90年代中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债券。通过这四大步的跳跃,形成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原油市场、两个产品市场和两个资金市场, 多种经营方式互为补充、全方位出击的格局。 而在这“四级跳”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变,形成了一整套面向市场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快速对市场的财务预测,衔接市场和生产经营现场的财务计划,使利润时时处处受控的财务控制;模拟市场机制的目标利润责任制和精细的资金管理。

  (二)广义成本观念该公司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树立了广义成本管理观念,向成本管理要资金、要效益。他们在管好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十分重视筹资成本和投资成本的管理。一是通过企业的股份改造,直接通过资本市场吸取和筹集资金;二是在举债时,通过计算和比较各种负债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开拓新的筹资渠道,特别是国际资本市场。在投资成本管理方面,公司从搞好投资可行性研究的源头抓起。因为投资成本最终要形成固定资产原值,并通过折旧直接影响未来的产品成本。所以公司十分重视投资控制,对项目的重要经济指标财务上严格把关,而不是简单地由领导签字了事。

  (三)利润观念该公司明确地认识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主体,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实现利润最大化不仅是国有企业应尽的责任,也是维护境外上市国企形象的内在需要及今后再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保证。利润最大化观念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加工量最大化观念是截然不同的。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要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把市场压力传递给每一个职工,使全体职工为目标利润的实现多做贡献。

上一篇:关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构建问题的探讨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