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务管理毕(2)
2014-06-02 01:11
导读: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势在必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拓展信息披露内容,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信息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含的无穷机会与风险及以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网络的诞生,把全球联成一个“地球村”。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运用各种检查制度成功地封锁信息的传播。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改进信息模式。
第一,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而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其次,增加财务报表附注。在会计发达国家,会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5倍,从中可以看到附注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国现行财务报表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因而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增加对表外项目如长期购买协议以及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标准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的披露也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更是“着眼于用户”的具体表现之一。
第二,改进信息模式。按照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思路,财务报告应当传导的信息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财务信息和非企业财务信息(如经营业绩信息)两大基本组成部分。企业非财务信息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自然以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以便为投资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企业财务报告不仅要及时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还应及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社会边际成本及其变动状况的信息。应当明确的是,财务报告制度的改进,目的在于为建立一个有效的扩大
就业范围、维护雇员利益和环境资源管理体系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完整的会计信息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经营过程所形成的一切财务性和非财务性信息。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编制实时报告,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及时性
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企业未来的前途是否乐观,而预测未来的变化,单凭过去按月、按年编制的会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为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将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进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这并不难作到,因为由账户数据转化为财务报告数据的复杂运算过程,已被编人计算机作为算法程序,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不再有技术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