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务管理毕业(2)
2014-08-02 01:20
导读:1、相关政府部门加强财务管理职能 (1)建立理论研究平台。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相关课题的立项研究,探索论证高校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相关政府部门加强财务管理职能
(1)建立理论研究平台。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相关课题的立项研究,探索论证高校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理论。在高校间开展调研工作,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统一的高校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2)完善高校系统财务管理评价制度。在原有的检验评估基础上,建立财务管理指标体系,健全高校各级经济责任制。通过高校投资效益指标,反映高校投资的效益状况,以便看到成绩,发现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促使高校加强管理,提高投资效益;通过资产使用效益指标,反映高校资产使用情况,以便评价高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从而促使高校努力提高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建立对高校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使高校各级干部重视财务指标,树立适应高校发展的管理理念。
(3)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财政、教育、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高校的监管工作,开展定期或经常性审计监督,行使所有者权力,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发展。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职能与责任,使得“经营者”感到充分的约束,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本身不能阻止“经营者”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但在严格有效的监管机制下,激励机制增加了短期行为可能付出的代价,促使管理者的眼光不是停留在短期效益上,而是对高校发展进行全盘规划,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
2、高校自身强化财务管理工作
(1)高校管理者及财务工作人员要树立理财观念。要善于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对高校经营、投资、筹资及利益分配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既要善于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先进成果,也要善于引进企业的某些成功管理模式,并加快培养一支有创新能力的财务管理队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构建以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高校财务决策委员会。由于政府任命的方式无法保证高校领导班子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因而通过发挥专业人员集体的作用,充分协调,全面论证,以弥补领导班子的能力缺陷,同时可以防止因个别领导“拍脑袋”决策而导致投资失误的现象。例如,对大规模举债,必须由该委员会做出科学决策,并进行可行性论证,以既确保高校财务安全,又能保证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在投资决策阶段,也应由该委员会选择最佳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以降低投资风险,获取较高经济效益。
(3)贯彻全员参与的思想,提高高校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全员参加是指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直接或间接地参加高校的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过程(如投资办分校、参股办企业等),为更好地实施财务管理献计献策,从而有利于做出改善高校管理的决策。同时可以减少学校的管理层和其他教职工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全校上下统一思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强化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一方面,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部门和其他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内部制衡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相互监督、互不扯皮推诿。在积极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基建工程审计、专项审计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基础上,增加效益审计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