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出路(1)务管理毕
2014-08-16 01:07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出路(1)务管理毕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弱点及其融资特点,加上其他内、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弱点及其融资特点,加上其他内、外部环境的制约,造成其融资困难。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其自身素质以及建立专门金融机构、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和发展风险投资等缓解其融资难题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融资支持
近年来,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载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限制了其有效发展及经济潜能的发挥。“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积极推动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程,而完善有关投融资政策将成为一大重要课题。探讨如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高科技产业化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科技型中小企业除具备中小科技企业的一般特点之外,最重要的特征是研发人员在企业员工中所占比例高。我国国办发(1999)47号文《科技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明文界定其条件有三:
一是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应当是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项目。
二是企业已在所在地工商
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注册,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职工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0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
三是企业应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企业负责人应当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3%,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对于已有主导产品和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必须有良好的经营业绩。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一国的经济增长不能仅依靠少数大企业,更要倚重数量庞大、机制灵活、创新活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突破15万家,据有关数据推断,2010年将达到30万家左右,届时在中国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达到10%和30%左右。截至2004年12月,中关村园区下属的海淀园区有正式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15000多家,其中90%以上的企业是靠自有资金来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而能得到来自政府、银行、投资机构或个人的支持的企业相当少。由此可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及技术创新的迅速发展所不相匹配的是企业再发展的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二、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其成因探析
1.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特点造成的融资困境
(1)科技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因为其规模小,资产总量少,且技术等无形资产占比较大,因此可用于抵押贷款的实物资产不足。随着商业银行向贷款安全性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按客户信誉度发放贷款。这样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融资较难。
(2)贷款需求特点与银行贷款原则相悖。科技型中小企业流动贷款需求紧迫,贷款频率高,需求量少,项目本身不稳定因素多、贷款管理成本高,因此银行在坚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基础上,不得不降低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货款。
(3)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管理、运行机制的缺陷。反映在组织结构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社会信用观念缺乏等方面。银行对其组织结构、法人素质、经营业绩等背景资料难以准确把握,加大了银行审查、监管难度,加大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商业银行造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1)商业银行贷款强调稳健性原则。越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项目,风险越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抗风险的能力弱,其风险更大,与银行的稳健性原则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