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的调查与分析务管理毕业

2014-11-26 02:14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对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的调查与分析务管理毕业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正日益受到界和实
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正日益受到界和实务界的重视。为了了解各类性质的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情况,我们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有效问卷75份,回收率为37.50%,其中:国有独资企业37份,占49.33%;国有控股企业34份,占45.33%;民营企业4份,占5.34%。本文试对这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作一些粗浅的和思考。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于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有88%的企业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有12%的企业不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仍有8.33%的企业不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国有控股企业仍有17.65%的企业不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有89.33%的企业认为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有10.67%的企业认为不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仍有8.11%的企业认为不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国有控股企业仍有14.71%的企业认为不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二)关于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普及和程度
为了调查全面预算管理在样本企业中的普及和应用程度,共设计了10个,调查结果如下:
1.关于全面预算管理普及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国有独资企业是54.05%,国有控股企业是47.06%,民营企业是50%。
2.关于是否编制财务收支预算的调查结果表明:未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都编制财务收支预算,未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国有控股企业有88.89%的企业编制财务收支预算,未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民营企业只有50%的企业编制财务收支预算。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关于是否设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国有独资企业为37.84%,国有控股企业为26.47%,民营企业为零。
4.关于从哪个月份开始编制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起始时间一般集中在11月份(占33.33%)和12月份(亦占33.33%)。从企业性质来看,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起始时间为11月份和12月份的,国有独资企业均为32.43%,国有控股企业均为34.38%,民营企业均为33.33%。
5.关于编制预算程序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对于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程序,样本企业采用得最多的是“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采用率为40.28%),其余依次是“自上而下”的程序(采用率为29.17%)和“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程序(采用率为26.39%),采用得最少的是“自下而上”的程序(采用率仅为4.17%)。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独资企业采用得较多的是“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和“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上下结合”这两种程序(采用率分别为35.14%和37.84%);国有控股企业采用得较多的是“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和“自上而下”这两种程序(采用率分别为50%和31.25%);而民营企业则100%地采用“自上而下”的程序。
6.关于预算方法的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全面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方法,样本企业采用得最多的是“固定预算”(采用率为52.78%),其次是“弹性预算”(采用率为47.22%),再次是“零基预算”(采用率为29.17%);采用得最少的是“滚动预算”(采用率为13.89%),其次是“概率预算”(采用率为15.28%)。从企业性质来看,不管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采用得较多的都是“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比率分别为:国有独资企业51.35%和45.95%,国有控股企业50%和46.88%,民营企业100%和66.70%);采用得较少的是“概率预算”、“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
上一篇:直面WTO入世对中国财务管理的影响务管理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