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重要财务指标调整原因分析(1)务管理(2)
2015-03-30 01:04
导读:2.为获得配股资格而进行利润操纵。大多数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能方便地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在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已有数万家,但
2.为获得配股资格而进行利润操纵。大多数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能方便地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在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已有数万家,但其中只有数百家上市公司能够以向老股东配售新股的方式筹集资本。因此许多人认为,如果失去了配股资格也就失去了公司上市的意义。
中国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配股资格有严格的要求:上市公司在配股的前三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三年中不得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记录。而且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投资者往往认为该上市公司具有发展潜力。于是在政府对配股行为的行政干预,上市公司自身发展对配股资金的需求,以及投资者简单的价值判断对上市公司形成了压力。在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净资产收益率10%成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首要目标。
于是净资产收益率位于10%-11%区间的上市公司很多,而净资产收益率位于9%-10%区间的几乎没有(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只要三年保持9%以上即可获准配股,因而属例外)。
3.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而进行利润操纵。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条例》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被终止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公司取得发行额度且争取上市非常不易,公司上市后又被摘牌,对股东而言是莫大的损失,公司丧失上市资格意味着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的浪费。上市公司往往认为股票被摘牌是对公司的最严厉的处罚,所以宁愿帐务处理上玩一些花样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也不愿意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被判处“死刑”。
由以上分析可知,上市公司确实存在利润操纵的动机,上市公司在年度报表审计中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事件也屡见不鲜,程度更恶劣的如“琼民源”“红光实业”事件,这些都证明了对上市公司出具的财务报表在使用时进行一定的调整更为必要。
大学排名 (二)净资产
对净资产进行调整,应予调整的项目其实就是上市公司易通过其进行利润操纵之处。调整后的净资产能使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财务指标的决策相关性大大增强。如何对净资产进行调整呢?参考1997年12月17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可对净资产进行以下四个项目的调整。即:三年以上应收款项、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和递延资产四个项目。下面对每一项目进行逐一分析,揭示其可被利用来进行利润操纵之处。
1.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应收款项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四个项目,但应收票据一般为短期信用票据,其呈兑期一般在一年以内,因而“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一般只包括“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三个项目。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某一公司而言,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而且即使存在,也早已100%地计提“坏帐准备”,直接将其潜在的损失全部进入当期损益,因而对账面股东权益不存在负面影响。而在我国,由于存在大量的“三角债”,以及人为利用关联交易通过“应收账款”项目来进行利润操纵等情况。因而“应收账款”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不少企业甚至大量存在三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再者,由于我国过去的财务制度规定的坏帐的计提比例太低,造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广泛存在资产不实,“潜亏挂帐”现象突出。而资产的本质是可以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也就是说,资产能单独或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产相结合,直接或间接地为未来的现金净流入做出贡献。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为企业的现金净流入作出贡献。列作资产容易给使用者造成误解。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企业价值视域下的财务战略本质
债务约束下的财务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