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谈务管理(2)
2015-09-24 01:03
导读:一些事业单位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没有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有些领导对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和
一些事业单位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没有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有些领导对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并不了解,不懂得对财务如何进行分析,难以在经营运作中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他们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算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财务管理者没有把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联系起来,把财务管理工作停留在财务的表面工作上,不利于发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深层次的问题。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系统学习以及后续教育,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有些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很多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不能认真填写或填写不完全,比如有的凭证不填数量和单价,没有经手人签字、只有领导签批等,对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和内容说明不清楚。一些单位没有设置总账,没有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账簿,混用银行存款
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更正登记账簿上面的错误时使用的方法也不规范。还有一些单位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没有财务状况说明和报表附注,只有报表。这些现象都说明了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
4.部分事业单位不重视预算编制,收支管理不规范
一些事业单位不重视预算编制,虽然国家预算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应根据事业发展的计划来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但一些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不能按预算的要求进行客观分析,而只是简单的采用增量预算法,即在往年预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系数来编制预算,这就导致了编制的预算和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不适应。部分事业单位对资金的收入与支出管理不规范,预算外资金理应纳入单位预算管理,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但一些单位并没有将其纳入单位预算。有些单位对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对资金的用途随意进行改动,扩大了开支的范围,导致部分单位经费使用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
三、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1.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增强其财务管理意识
为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事业单位领导应充分重视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以及相关财务人员的配备,使事业单位内部潜在的风险得以消除。为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国家应进一步和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法规体系,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要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内容具体化,建立起量化的财务监督模式,使财务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应善于运用法律进行财务监督,做到认真执法,严格执法。
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因为它是事业单位一切管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应不断进行财务创新,树立起经济效益观念,在资金的运营上讲究投入产出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应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后期教育,利用绩效考评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并以此对其进行奖惩,推动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2.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应设立稽核岗位和稽核人员,应对各种凭证进行核查,并要明确责任,督促核查人员认真仔细的工作。应加强对收款票据的管理,对空白票据的保管、填开、收款和审核进行分工负责。要严格票据填写规范,对填写的内容要清楚、真实,对已经开完的票据应及时销号,避免票据丢失现象的发生。还应规范凭证流转程序,严格分离开票、经办、审核、审批收付款等职责,强化会计核算。
3.加强预算管理,对收支管理进行规范